2022-01-14 10:42:16
据了解,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全球运输成本提升,是2021年全球通货膨胀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此轮全球通胀上升已经经历了两个典型阶段
2022-01-13 23:46:08
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仍然会像2020-21年那样,受到疫情的不确定性冲击,但不同于前两年的是,还会受到宏观支持性政策退出、经济重启后周期性力量反弹减弱的叠加影响。预计全球经济复苏动能放缓,但由于政策支持力度和疫苗接种率差异
金融界网 / 2022-01-13 23:43:28
2022年全球将面临病毒变异、通胀、货币政策退出三大主题,其中疫情演变仍是最大影响因素。
财信研究院 / 2022-01-13 23:34:48
2022年全球将面临病毒变异、通胀、货币政策退出三大主题,其中疫情演变仍是最大影响因素。一是全球第四波疫情在一季度甚至上半年仍将蔓延,但预计受益于全球疫苗普及率和疫苗效力的提升,全年有望趋缓向好;二是预计全球经济继续复苏,但宽松政策退出和周期性力量反弹减弱将制约复苏动能,同时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分化复苏格局或延续;
第一财经 / 2022-01-13 14:29:07
2022年中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增长成为宏观政策的重心。1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处于爬坡过坎关口,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不搞“大水漫灌”,有针对性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这对顶住新的下行压力
2022-01-13 10:52:44
全球疫情风险未散,经济下行和通胀上行风险加大,经济纾困政策却酝酿退出,全球经济共同面对的“类滞胀”难题如何破局?站在宏观经济与政策角度,我们从防疫、货币、汇率、能源、外贸五个维度出发,提供一些政策思考。
平安证券 / 2022-01-13 10:32:12
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逐步走过复苏最快阶段,但通胀却在持续攀升,陷入“类滞胀”困局。后疫情时代的需求复苏远超供给,带来全面、持续的通胀压力。本轮“类滞胀”的核心因素源自供给约束,欧美能源危机、国际供应链瓶颈等仍在发酵。同时,新冠疫情冲击未散,但其对需求的抑制或不及对供给的冲击。2022年,全球“类滞胀”演绎仍具高度不确定性。
平安证券 / 2022-01-13 10:10:41
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诸多挑战,而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全球央行迈向紧缩,国际金融风险也油然而生。站在全球疫后复苏周期的十字路口,我们展望2022年全球经济与金融风险,并思考宏观政策的可鉴之处、可选之策。
2022-01-10 11:29:15
据了解,今年 1-10 月,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成为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动力。但随着明年基建投资的回升、进口继续增长,贸易顺差将有所收窄,叠加服务贸易逆差恢复走阔的因素,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动力将继续减弱。
中国经济时报 / 2022-01-07 10:55:30
进入2022年,随着疫情影响下的低基数效应消失,中国经济将进入更接近常态化的趋势增长阶段。最近,地方省级层面已陆续进入“两会时间”,这是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外界观察中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各地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的发展思路值得关注。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西藏将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在8%左右,河南为7%,北京为5%以上。
第一财经 / 2022-01-06 23:02:43
2021年已经过去,蓦然回首,这已是我们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度过的又一个年头,疫情极大程度地改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不可避免地给经济运行和资本市场带来剧烈波动。与此同时,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共同富裕”、“房住不炒”和“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中长期战略部署也均在2021年留下了或浅或深的政策痕迹。
中国金融杂志 / 2022-01-06 12:09:13
回首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续蔓延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力支持助企纾困,创新推动绿色发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各项工作取得了好的成绩。
金融博览 / 2022-01-06 11:49:19
回顾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出很强的韧性,但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回落;通货膨胀表现出CPI增速处于低位、PPI增速快速上升的态势。
2022-01-05 12:20:41
对于2022年及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形势,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聚焦、转型、循环。聚焦大城市的住房突出问题,既因为大城市的住房供需矛盾更显著,也因为大城市及其所在的都市圈地区将会是经济发展核心引擎。这意味着,大城市和都市圈的房地产业发展机会将更多。
2022-01-05 12:19:23
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076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此外,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仍在持续,就业市场用人需求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综合研判,2022年就业形势错综复杂。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就业工作基础依然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