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 / 2021-12-16 11:22:48
1月份,面对复杂严峻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多发等多重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大保供稳价和助企纾困力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工农业生产稳中有升
国家统计局 / 2021-12-16 11:21:17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 8%(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2019年同期增长11 1%,两年平均增长5 4%。从环比看,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 37%。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1%,两年平均增长6 1%。
国家统计局 / 2021-12-16 11:20:38
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94082亿元,同比增长5 2%;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7 9%,两年平均增长3 9%。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81027亿元,同比增长7 7%。从环比看,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 19%。
国家统计局 / 2021-12-16 11:20:08
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7314亿元,同比增长6 0%;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13 2%,两年平均增长6 4%。其中,住宅投资103587亿元,增长8 1%。
国家统计局 / 2021-12-16 11:19:10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43亿元,同比增长3 9%;比2019年11月份增长9 0%,两年平均增速为4 4%。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7266亿元,增长5 4%。扣除价格因素,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0 5%。从环比看,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 22%。
国家统计局 / 2021-12-16 11:18:28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同比均保持增长。其中,原煤增长4 6%,原油增长2 7%,天然气增长4 4%,发电量增长0 2%。与上月比,原煤、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原油生产基本平稳,电力生产增速回落。
国家统计局 / 2021-12-16 11:16:54
随着保供稳价、助企纾困等政策措施的有力推进,11月份工业生产继续小幅回升,其中,制造业在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带动下,回升幅度高于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新华网 / 2021-12-14 09:47:13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经济日报 / 2021-12-10 18:36:03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以我为主”,是贯穿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的政策取向,既要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也要更加注重宏观政策的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还要精准应对外部因素的影响。
国是直通车 / 2021-12-10 11:02:17
2021年,中国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在2022年即将到来之际,多家机构也对明年中国经济走势给出预测。
平安首经团队 / 2021-12-09 23:22:39
2022年是新冠疫情冲击平复后,中国经济归于常态化的第一年,对于“十四五”开局更具方向性意义。海外经济则仍处于从疫情走向复苏的关键阶段,其开放经济的节奏、经济复苏的节奏、政策正常化的节奏,均可能显著提速。这将使海外对中国的外溢效应产生新变化,突出表现为在疫情防控上出现“开放差”,在经济增长上出现反向“增速差”,在货币政策上呈现“松紧差”
中国新闻网 / 2021-12-09 23:12:17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中国经济怎么干进行了定调,其中有一些新提法,释放重要信号,值得关注。
中国新闻网 / 2021-12-07 23:59:45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中国经济怎么干进行了定调,其中有一些新提法,释放重要信号,值得关注。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总基调很重要。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新华社 / 2021-12-07 23:38:50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1-12-07 23:36:47
12月7日,德勤发布最新一期《聚焦亚洲》系列报告。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在报告发布会上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预计明年新冠疫情产生的影响将逐渐消失,疫情将不是多数国家的最大制约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