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 2025-04-24 16:29:14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是方方面面团结奋斗、实干苦干的结果,是强信心、稳预期的结果,也是各项工作持续加力、各项政策更加给力的结果。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持续提升,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经济日报 / 2025-04-24 16:24:34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越发呈现为一个多维多元的复杂系统。宏观层面,依靠某一种政策“单打独斗”已难以实现发展目标;微观层面,某一项具体措施的落地见效也需要一系列配套细则在执行上相互配合、补台。
课题组 / 2025-04-22 16:15:42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 4%。GDP增速回升向好。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对稳定经济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以来政策措施加力扩围,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显效,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经济日报 / 2025-04-21 12:54:25
政策性金融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要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做到全生命周期支持重点科创企业发展,全产品周期服务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全市场周期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新华社 / 2025-04-01 15:56:04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5%、50 8%和51 4%,比上月上升0 3、0 4和0 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 / 2025-04-01 13:39:08
2025年3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经济日报 / 2025-03-31 09:35:29
财政政策通过优化税收调节、完善转移支付、促进就业创业以及健全社保体系等方面多管齐下,能够在促进居民增收中发挥重要作用。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注重提升资金效益,将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025-03-28 14:01:19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称,2025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具体体如下: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
经济日报 / 2025-03-27 14:30:12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重申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提出“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
课题组 / 2025-03-26 15:15:56
今年以来,随着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落地,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效应不断增强,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促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等政策作用下,装备制造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工业新动能培育壮大,企业预期改善,工业生产整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国新办 / 2025-03-17 15:33:34
今年以来,随着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落地,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效应不断增强。经济运行起步平稳主要是指经济运行延续上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态势。发展态势向新向好主要体现在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市场预期和信心改善。从
经济日报 / 2025-02-21 11:33:27
新能源发电市场化改革迎来重大突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将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思路,全面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价格机制,支持新能源企业全面参与电力市场竞争。
光明网 / 2025-02-06 14:24:27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适逢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蛇年春节款款而来,既是千家万户团圆共迎新春的日子,也是假日经济快速升温的时候。
经济日报 / 2025-01-27 10:09:22
提振消费,需要让百姓有钱消费,也就是增强消费能力,财政资金补贴可以发挥直接、立竿见影的效果。还需要居民具有一定收入水平和经济能力,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才能让消费升温更持续。
光明日报 / 2025-01-22 14:47:38
近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强调,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坚决打通影响和制约全面创新的卡点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