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 2023-02-27 10:55:04
我对中国今年的外贸状况并不悲观,甚至认为今年的外贸是比较乐观的,最起码是谨慎乐观。下面我将从三个角度展开,一是对2023年中国外贸的预测,二是做出预测的原因,三是一些建议,包括政策建议及企业的应对措施。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 / 2023-02-27 10:48:46
从去年8月份开始,数量增速都是负的,但是负增长整体下降幅度不大,基本上处于稳定的水平。和前几年相比,我们的价格贡献很高。事实上,去年外贸收益在增长,价格在逐步提升,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3-02-24 09:43:28
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按照今天会议的主题,我想就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这些新要求结合广州市的实践,谈一点我的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2023-02-23 12:12: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
光明日报 / 2023-02-23 10:56:2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大背景下,加速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2023-02-22 18:11:12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比较多的提前归还按揭贷款现象。要求提前还贷的客户多,甚至还遇到了“还款难”。伴随这一现象也出现了一些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应该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也有观点认为提前还贷说明居民消费意愿不强甚至下降。
新经济学家 / 2023-02-22 17:48:28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近日在京举办“加快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政策举措”专题研讨会,邀请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讨论交流,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为优化政策思路,短期加大力度促增长、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以及更好推动我国中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参会并作专题发言。
红旗稿件 / 2023-02-20 13:41:30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的中长期重大发展战略,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国际经济循环同国内大循环一样,都是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日报 / 2023-02-20 10:34:04
近年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要看到,国内大循环还存在不少堵点、卡点、断点,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些认识和行为偏差。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化认识,优化政策,改进方法,紧抓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求是杂志 / 2023-02-16 10:59:3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定向领航。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要求,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中国经济时报 / 2023-02-13 18:03:31
经济发展不仅要关注以本币计算的经济增长,也需要关注以汇率折算的人均GDP增长。传统上,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对以本币计算的经济增长规律研究较多,而对汇率折算人均GDP增长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我国经济占全球份额不断提升、国内外经济相互影响程度更大的背景下,有必要更深入地理解以汇率折算人均GDP的增长规律,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2023-02-08 16:29:54
二十大报告提到要培育一大批新的增长引擎,未来产业是培育新一代增长引擎的重要抓手。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到底怎么发展?关于未来产业发展需要怎样的体制政策方面的条件,我想讲一下推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六个支柱。我为什么讲这个问题呢?现在发展未来产业会提出许多产业,但是可能若干年以后发现有些产业能发展起来
南方日报 / 2023-02-06 12:22:18
2023年中国经济外部环境十分严峻,乌克兰危机延宕发酵,全球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突出,世界经济同时遭到供给面和需求面的冲击,可能面临滞胀的局面。关于中国国内经济形势,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
2023-02-03 16:58:31
2022年,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全球通胀升温,美联储多次大幅加息,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转弱,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面临多重压力。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经济总体平稳运行。
2023-02-03 11:48:5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其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党的中心任务的历史性转变期;二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深刻变革期;三是实现2035年总体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十四五”达成目标和“十五五”开启实施的交汇期;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五是承受经济下行压力空前的冲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