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7 10:51:04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深入领会、准确把握原则要求,在实践中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重大关系。把握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经济形势报告网 / 2022-06-07 00:53:47
近日来,被上海疫情冲击的多个工业产业链正在尝试重启。上海首批666家重点企业“白名单”中,涉及汽车及汽车产业链企业多达251家。据介绍,临港工厂于18日正式启动压力测试,探索如何在安全有序的情况下逐步放开产能,与全面复工复产仍存在一段距离。
光明网 / 2022-06-07 00:18:40
在当前实践中,我国科技激励机制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与高效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更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需求相比,仍面临一些问题,亟待通过改革攻坚尽快加以完善和优化。
经济日报 / 2022-06-07 00:17:10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表明,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如何进行精准有效投资已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工人日报 / 2022-06-07 00:15:32
技能劳动者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化改革,畅通渠道,精准施策,使更多技能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为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
经济日报 / 2022-06-06 15:39:59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面向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愿景,仍需织密织牢生态环境保护网络,加大力度解决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经济日报 / 2022-06-02 16:05:41
进入新发展阶段,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和任务要求发生重大变化,需在总结以往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新情况新挑战,明晰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和推进思路。
中国经济时报 / 2022-06-02 16:00:38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下称《措施》),提出6大方面共33项政策措施,涵盖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等。要求各方靠前发力、适当加力,推动尽快落地见效,确保及时落实到位,尽早对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等产生更大政策效应。
2022-06-02 14:39:22
2022年5月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承办,观察者网共同主办的中美论坛(2022年春季)“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华政策进展评估与中国应对”主题研讨暨报告发布会于线上成功举办。会
中宏国研 / 2022-06-02 10:49:05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为继续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出台《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制造业是实体经济振兴的主战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制造业中最先进、最前沿、最具活力的领域,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学时时报 / 2022-06-01 16:33:06
坚持“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多轮驱动,注重效益”来统筹当前与长远,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人民日报 / 2022-05-31 21:57:36
深入理解和把握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我们用好用足战略性有利条件,有效应对困难和挑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既定奋斗目标。
光明日报 / 2022-05-31 21:54:4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要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经济日报 / 2022-05-31 21:48:03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人民智库 / 2022-05-31 14:44:58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对国家治理效能进行评价和提升。高质量发展呼唤高效能治理,而要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国家治理效能评价本身也要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