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 2022-05-17 10:06:43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中国社会科学网 / 2022-05-17 09:50:44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供需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对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等方面的改革都需要高质量社会信用体系的支撑。
学习时报 / 2022-05-17 09:48:04
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党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概括为“四个必须”: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
经济日报 / 2022-05-16 16:06:57
中经材料景气监测报告显示,一季度,材料行业持续景气运行,出口高速增长,企业投资预期较为乐观;受俄乌冲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相关产品价格高位波动,行业供需放缓,掣肘企业盈利水平,但行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经济日报 / 2022-05-16 15:59:4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经济日报 / 2022-05-16 15:53:07
当前,我国服务贸易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服务业新动能逐步激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制造业与服务业持续融合,服务供给的质量、效率明显提升。
经济日报 / 2022-05-16 15:37:19
宏观政策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关键在于保市场主体,通过稳定市场主体保就业。面对超预期的不利因素,就业优先政策还要进一步提质加力,财政、货币政策要在支持稳就业中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全力以赴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经济日报 / 2022-05-16 10:41:39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重大突破性技术的主要载体,也是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其具有战略先导性、经济主导性、技术传导性,一直以来占据各国产业布局的核心地位。
光明日报 / 2022-05-13 11:59:59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加快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能够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
学习时报 / 2022-05-13 11:46:41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是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的重要基础。作为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消费对增长的拉动力主要体现在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进而为生产提供动力和目的。
经济日报 / 2022-05-13 10:47:19
日前,我国生物经济领域的首个顶层设计出台。该规划凭创新能力奠定发展根基,以人民需求划定发展重点,靠时代机遇抓住发展风口,将成为我国系统推进“十四五”时期生物经济发展的科学指南。
2022-05-13 10:34:46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极不平凡的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
人民日报 / 2022-05-12 17:56: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操其要于上’,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分其详于下’,把握工作着力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红旗文稿》 作者:范周 / 2022-05-11 17:25:4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在部署“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全面发展是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
人民日报 / 2022-05-11 16:06:2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确立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