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经济 于畅 邓洲 / 2020-05-20 18:00:31
中国依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实现制造业高速增长的基础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一是“逆全球化”浪潮下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的速度正在趋缓,甚至停滞乃至倒退;二是中国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正在改变。
中国流通经济 于畅 邓洲 / 2020-05-20 17:59:01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几年来,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领域新动向的研究层出不穷,呈现出内容更全面、方法更规范和实践意义更突出的特点。这里从三个方面简要评述近期的研究成果。
西泽研究院 赵建 教授 / 2020-05-18 16:02:40
疫情是一种严重的外生冲击,对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构建疫情经济学理论框架,需要将卫生经济学、宏观波动理论与发展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交叉,以综合分析流行病理学下的医护和疾控资源投入、疫情对经济及金融体系的外生冲击和中国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所受到的深远影响。
综合开发研究院 霍建国 / 2020-05-11 16:22:45
欧美国家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难以化解,全球经济将继续维持低速增长,主要国家经济利益之争呈上升趋势,大国博弈和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智库 / 2020-05-11 12:46:14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是刘鹤负责的一项重要课题研究报告之总结。文章从历史大视角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粗线条勾画了两次危机大背景与表症的异同,做出了一些颇有见地、值得重视的观察与评论。
中宏国研课题组 / 2020-05-09 14:33:06
当前,决定下一阶段经济恢复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复工复产的力度和节奏,二是全球疫情控制情况。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就业受到比较严重冲击,这涉及到社会稳定;二是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发达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手段缺乏共识和协 作;三是全球供应链中断的风险不断积累,或成为下一步复工复产的最大掣肘
中宏国研课题组 / 2020-05-09 14:23:46
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大改革部署,也是新时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成果,释放出重大改革信号,极大提振了社会各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中宏国研课题组 / 2020-05-06 10:11:09
疫情对制造业的短期影响不容低估,多项助力企业抗疫情复工复产的政策不断向纵深推进。当前各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一系列 措施,央行、银保监会均表示要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 业信贷支持
中宏国研课题组 / 2020-05-06 09:56:05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今年经 济预计增长 2 5%,其中一季度预计同比降 6 5%;二季度叠加海 外疫情蔓延带来的二次冲击,原本预期的深 V 型反弹显得渺茫, 预计增速只能回升至 3 5%。倘若海外疫情能在 4、5 月间得到控 制
中宏国研课题组 / 2020-04-29 16:15:53
新冠疫情拖累 2020 年 1 季度经济增长,实际 GDP 增速从去 年 4 季度的 6 0%降至-6 8%——略低于市场-6 0%的预期。
中宏国研课题组 / 2020-04-28 18:17:46
据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 的现代市场体系。党的十九大明确将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经济体 制改革的两个重点之一。
人民日报 作者: 范恒山 / 2020-04-28 15:07:28
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要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昆仑策研究院 / 2020-04-28 11:28:41
陈文玲表示,我们正在见证历史,国际形势的变化“世所罕见”。一是全球面临的经济大衰退,甚至大萧条世所罕见;二是这场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大流行,造成的人类灾难世所罕见;三是从全球看,目前人为推动和肢解经济全球化的言行和举措世所罕见;四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客,甩锅、栽赃、追责、索赔、恶名化中国世所罕见。
全球智库半月谈 / 2020-04-21 14:44:31
在疫情、低油价和低利率的三重冲击下,全球股票市场哀鸿遍野。相比之下,亚洲许多股票市场却表现较为良好。笔者分析了其中可能的因素,并具体分析了危机下不同行业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程度。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魏南枝 / 2020-04-21 14:38:00
数千年来,人类不同文明体之间就存在各种形式的交往和联系,人类文明在相互吸收和互鉴中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在古代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类交往方式的限制,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各个民族并没有改变各自孤立、分散发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