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文稿》2025/13 / 2025-07-14 14:30:20
当前,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深度运用于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让人们享有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围绕人工智能在就业、社会治理、基础教育等不同领域的赋能应用,本刊约请3位专家撰写理论文章进行阐释,供广大读者参考。
学习时报 / 2025-07-14 13:48:4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那么,合理的制造业比重具体是多少,或者是在什么范围?各个地方是不是都需要设定本地的制造业合理比重?特别是,有哪些措施或者哪些体制机制能够保障制造业比重处于合理水平?这些都是完整准确理解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厘清的问题。
学习时报 / 2025-07-11 11:04:04
近年来,茌平区提速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打破了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2025-07-04 16:15:28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经济日报 / 2025-07-04 16:08:00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学习时报 / 2025-07-02 12:15:18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多次强调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
经济日报 / 2025-07-01 13:37:2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求是》2025/13 / 2025-07-01 12:17:59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学习时报 / 2025-06-27 10:24:08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作出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经济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学习时报 / 2025-06-23 12:33:40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加快提升人口素质,有效对冲人口规模下降带来的劳动力减少、消费投资动能减弱等不利影响,是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学习时报 / 2025-06-23 10:56:59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开辟了以治党引领治国的新境界。
2025-06-19 15:20:41
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这一中心任务,就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
《求是》2025/12 / 2025-06-17 14:55:16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确定为法律制度,传递出用法治力量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也标志着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求是杂志 / 2025-06-16 18:30:2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要认真总结党编制实施中长期规划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更好运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
2025-06-16 13:59:33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在领导制定实施发展战略和规划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方法,以深邃的历史思维研判大势、宏阔的全球视野审视全局、系统的务实举措破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