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 / 2022-07-06 15:00:15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呈现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新特征,将进一步引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流方向、发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导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主力支撑。
2022-07-04 13:13:04
随着国际格局的演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受自然灾害、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升级、局部战争动乱的影响,全球供应链风险的溢出效应凸显。全球供应链断链与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同步出现,直接影响目前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并由此打破大国博弈中斗而不破的局面。
2022-07-04 13:12:32
生态与环境继续恶化,带来的问题日渐突出,人口爆炸、资源枯竭、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调,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全球森林资源已失去了一大半,荒漠化程度增加,土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加剧,自然界破坏严重
经济日报 / 2022-07-01 15:19:42
汽车是一个以规模和品牌效应著称的行业,地方保护不仅不符合市场公平竞争规律,而且会阻碍技术进步、产业高质量发展,抑制汽车消费潜力释放。
经济日报 / 2022-07-01 15:02:01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既是我国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任务。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多管齐下推动产业产品升级减碳,促进用能用料源头减碳,加快技术创新应用减碳,发展精细治理安全减碳,加快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光明网 / 2022-06-29 14:26:13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凝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强大力量,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与光明网共同组织“实践新论·非凡十年”网上理论传播专栏,持续推出系列理论解读文章和新媒体产品,充分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系统总结十年来“中国之治”的伟大成就,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辽宁日报 / 2022-06-29 12:19:15
6月22日,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审议有关文件,部署我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国清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乐成出席会议。
新浪财经 / 2022-06-28 18:15:20
第二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于2022年6月28至30日举行,本次峰会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新浪财经和中信出版集团联合举办,峰会主题为“共促全球ESG发展,构建可持续未来”。
人民日报 / 2022-06-28 17:00:49
“双碳”背景下,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成为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同时也对充电桩布局及供电稳定性提出更高需求。南方电网近年来加快推进城乡充电设施一体化布局,着力为新能源车车主提供兜底、普惠的充电服务。截至2021年底,南方电网在广东累计建设投运充电桩2 7万个。
安徽省政府 / 2022-06-27 17:54:25
近日,安徽省滁州市举行林业碳票首发及交易仪式,颁发全省首批林业碳票,共计3 1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随后,滁州滁能热电有限公司和滁州市润森林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场签署了全省首单林业碳票申购协议。
第一财经日报 / 2022-06-27 14:40:21
当地时间6月23日,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Robert Habeck)宣布,该国将进入其天然气应急供应紧急计划中的第二阶段:警报阶段。
人民日报 / 2022-06-27 13:16:14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近年来,湖南林业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深入推进生态保护、生态提质、生态惠民,着力巩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人民日报 / 2022-06-23 14:20:17
通过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多部法律的编纂形成法典,既可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逻辑体系,又可以加速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转型。建议将环境法典编纂纳入国家立法规划,正式启动环境法典编纂工作。
人民日报 / 2022-06-23 14:19:10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应妥善解决事关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全局且相互依赖的3个重要问题
人民日报 / 2022-06-23 14:17:14
草原高质量发展关系国家食物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关系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作用。提高认识,推动全社会关注草原、保护草原。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重视草原、爱护草原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