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参考 / 2022-06-06 13:35:12
促进金融体系与创新体系整体对接、协同融合,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系统性金融支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但当前金融体系的体制、政策、产品和服务仍不能完全满足创新发展的需求。
2022-06-06 12:42:10
当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适中、2060年自然碳汇可用量仅为10亿吨时(对应中需求-高速转型情景),为低成本安全实现碳中和目标,2060年能源系统相关CO2排放(含工业过程排放)需降至21亿吨左右,电力、钢铁、化工、交通等部门将是排放的主要来源,CCS技术需捕集CO2 11亿吨以上
2022-06-06 12:37:23
近日,魏一鸣教授团队发表了关于“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研究”的论文成果,这是2021 年1月发布的《全球气候治理策略及中国碳中和路径》 展望报告的延续工作。现将论文主要学术观点转载如下:
2022-06-06 11:40:41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财政部门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上来,心怀“国之大者”,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
2022-06-06 11:40:11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复杂工程,是一个长期任务,对财政部门来说,这也是一场硬仗、一次大考。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这4对关系。
2022-06-06 11:39:37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EDF美国环保协会 / 2022-06-02 10:39:55
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会议提出,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
亚布力内参 / 2022-06-01 14:07:52
当全球的科学家为阻止气候变暖大声疾呼,公众却常常一脸茫然——气温上升1 5℃、2℃、3℃到底意味着什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简单理解,它表示地球气候系统不断逼近可承受的极限,更多更强的高温热浪、极寒、洪水、特大暴雨、龙卷风、森林野火,更多物种灭绝,更多传染病……2021年河南郑州特大暴雨是气候变暖后的一次“任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 / 2022-06-01 10:40:03
2021年以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实施绿色洁净发展战略,优化调整企业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持续推进能效提升计划、绿色企业行动,积极推动温室气体减排,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能源基金会 / 2022-06-01 10:32:33
俄乌冲突对中国能源安全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战争造成的能源价格高企,中国作为全球油气进口最大的国家,支付了巨大的能源成本代价。海关的数据表明中国3-4月份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在显著下降。
能源基金会 / 2022-06-01 10:28:49
俄乌冲突将会产生近期、中期与长期的决策影响,并涉及能源、环境、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与经济等多问题解决方案。各国在应对过程中存在差异,也有很多共性的地方,可能在短期内会出现能源安全问题或增加化石能源投资,但从长期来看,也会带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能效投资,以及加速能源转型。
能源基金会 / 2022-06-01 10:27:35
能源危机让我们来到转型的十字路口,但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提升能源效率都将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最佳途径,也是实现气候目标的唯一选择。
能源基金会 / 2022-06-01 10:24:54
这场全球能源危机可能是加速脱碳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机会。但这也可能是一个加速脱碳和提升能源安全的机会。面对乌克兰危机等冲击,欧盟、德国、丹麦和其他国家将提升能源安全视为机遇,推动能效提升,加速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绿氢、水力发电)大规模部署。
能源基金会 / 2022-06-01 10:21:12
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上升,短期来看能源安全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能源安全忧虑是否会引起煤炭重启,在国际与国内都引起很大关注。
能源基金会 / 2022-06-01 10:16:43
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对于经贸、科技、金融及气候等国际合作领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快速变迁的情景下开展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对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