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 / 2022-08-19 16:04:37
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将天然气销售的增值税从19%降至7%,并称未来几周将宣布更多措施来应对德国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
经济日报 / 2022-08-19 11:12:17
城乡建设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量及其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均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量增长如何控制?如何切实做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给予了明确指引。
福建日报 / 2022-08-18 22:35:57
昨日,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与中国人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签约,为该市特色农业产业提供300万元碳汇损失风险保障,标志着农业碳汇保险率先在福建实现创新突破。
新华社 / 2022-08-18 16:35:33
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做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18日,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就方案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读。
经济日报 / 2022-08-18 11:38:51
眼下,“2022北京绿色生活季”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其中,北京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小程序以及正式上线的北京个人碳账本受到各方关注。
学习时报 / 2022-08-17 14:22:50
新能源能否成为安全、经济、绿色的“三好学生”?如何突破弃风、弃光的困境,让反复无常的风电、光伏循规蹈矩,为我所用?
经济日报 / 2022-08-15 13:30:50
据了解,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燃煤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提高燃煤效率和治理燃煤污染,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重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成立“国家洁净煤技术推广规划领导小组”
经济日报 / 2022-08-15 13:27:28
据了解,安全绿色高效开发是煤炭稳定供应的基础,近年来取得跨越式发展。我国煤炭科技创新由跟踪、模仿逐步升级到并跑、领跑,大型矿井建设、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煤矿智能化开采等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推动了我国煤炭安全高效清洁开采。
经济日报 / 2022-08-15 13:25:15
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形成了煤电为主体的电力生产和消费结构。作为我国的基础性电源,煤电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但煤电曾是导致大气污染问题频发的重要来源。
经济日报 / 2022-08-15 13:20:23
尽管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制约。我国煤炭洗选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原煤入选率仍需提高。煤炭洗选加工能改善和稳定煤质,提高后续煤炭利用效率,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日报 / 2022-08-15 11:45:09
初级产品包括粮食、能源和矿产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品。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国土、19 18亿亩耕地,2021年粮食产量13657亿斤,原煤产量41 3亿吨,原油产量1 99亿吨。这构成了初级产品的基本家底。
2022-08-15 11:36:57
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近日在京成立。该创新联盟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发起,电网企业、发电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储能技术与装备企业等62家单位携手组建。
2022-08-15 10:22:07
“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关键期,全球能源将加速向低碳、零碳方向演进,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成长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能源;我国将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大力推进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经济日报 / 2022-08-13 15:21:46
据了解,电力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程,主要包括三个发展阶段。
经济日报 / 2022-08-13 15:19:24
据了解,自2017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第一批电力现货交易市场试点以来,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