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 2022-09-21 12:05:21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技日报 / 2022-09-20 14:03:32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方法,可将工业废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100%转化为乙烯。乙烯是塑料产品的关键成分,当使用可再生能源运行时,该技术可使塑料生产实现净负排放。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细胞报告·物理科学》上。
科技日报 / 2022-09-20 11:08:17
钙钛矿电池,自“出生”就“天赋异禀”,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不仅可以做得更加轻薄,还具有低成本和易制备的优点以及弱光效率高的优势。
科技日报 / 2022-09-20 11:05:13
近日,青海省正式印发《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青海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实现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青海贡献。
经济观察报 / 2022-09-19 11:36:09
从俄罗斯的角度而言,能源出口大幅减少可能会承担一定经济损失,但民众基础稳定。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数据,2021年,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出口量2056亿立方米,还有2910万吨(408 8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
经济观察报 / 2022-09-19 11:34:29
9月2日,俄罗斯宣布将无限期关闭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号”管道,俄欧天然气博弈达到高潮。今年前8个月,俄罗斯天然气产量和出口量大幅下降,天然气价格暴涨。2021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管道天然气为1550亿立方米,约占欧盟天然气总进口量的45%。
2022-09-19 11:31:43
保守估计,2050年氢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可达10%,2060年占比将达约15%。作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将纳入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带动形成十万亿级的新兴产业规模。
经济日报 / 2022-09-19 11:17:12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提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努力形成全民崇尚节约的浓厚氛围。
国新网 / 2022-09-16 13:56:23
中共中央宣传部9月15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据发布会介绍,十年来,74个重点城市PM2 5平均浓度下降了56%,重污染天数减少了87%;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比2015年减少了51%。
中国社会科学网 / 2022-09-14 12:30:30
技术进步无疑是促进节能减排的关键驱动力,被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主要手段。然而,从学界相关研究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也可能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及改变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而增加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从而弱化预期的节能减排效果,即产生“回弹效应”。
2022-09-13 15:59:09
中国现在“双碳”目标的确立,是锁定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国现代化和平崛起这个路径上的战略性安排。追求“双碳”目标的递进实现,40年为期,是以高质量的发展对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系统工程。在多方面的影响里面
经济日报 / 2022-09-13 10:01:27
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近日迎来扩围。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已将德意志银行(中国)、法国兴业银行(中国)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这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创设以来,首次纳入外资金融机构。
经济日报 / 2022-09-13 09:47:12
连日来,内蒙古自治区“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活动声势一浪高过一浪,草原大地各园区、各工地节日期间不休息,抓调度、保进度、抢速度,推动清洁能源大区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能源评论 / 2022-09-09 12:55:19
“东数西算”工程已正式全面启动。在推进过程中,电力行业如何支撑西部地区部署算力枢纽节点?算力行业怎样赋能电力行业,并保证自身的绿色化发展?二者如何携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针对以上问题,本刊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专家邬贺铨。
经济日报 / 2022-09-08 12:27:52
日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联络员会议指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全国碳市场作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载体,运行一年来已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