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2022-03-12 22:24:18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
中国政府网 / 2022-03-12 22:22:17
2022年政府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要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经济形势报告网 / 2022-03-12 22:19:43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及时动用储备政策工具,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经济日报 / 2022-03-11 12:26:40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武宏文表示,要坚持把稳定工业增长摆在当前最重要的位置,抓紧落实各项振兴工业经济的政策措施,与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推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经济日报 / 2022-03-11 12:09:5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赤字率拟按2 8%左右安排,这比去年有所下调,回到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水平。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的当下,赤字率安排有所下调,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经济日报 / 2022-03-11 11:59:23
超1 5亿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就业创业。受经济下行压力、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严峻考验。过去一年,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协同配合,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信贷投放,继续执行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央视新闻 / 2022-03-11 11:40:51
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回应减税降费问题,李克强表示,从我们这几年的实践看,减税降费效果最直接。我记得去年到东部地区和十几位企业家交谈,他们谈到了企业运行中的困难,希望国家再出台一些宏观支持政策。
央视新闻 / 2022-03-11 11:40:14
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谈乌克兰局势问题,李克强表示:中国从来都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关于乌克兰局势,中方主张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也应该得到重视。
央视新闻 / 2022-03-11 11:39:41
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表示:我们制定宏观政策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的,没有评价其他国家的意思。
北京青年报 / 2022-03-11 11:33:51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表示,实现5 5%左右的增长,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的支撑。比如财政政策,今年我们降低赤字率到2 8,少了2000多亿。但与此同时,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力度。
北京青年报 / 2022-03-11 11:32:15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表示,去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而且为今年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2-03-11 10:36:25
我国的金融化治理对策包括:宏观上控制信贷投放规模和有效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货币需求,中观上控制房地产等泛金融部门膨胀,微观上加强对企业的金融审慎监管。
中国新闻周刊 / 2022-03-10 19:18:48
新一年,中国将设怎样的GDP增速目标?从去年末至今,学界对此探讨已久。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除了2020年受疫情冲击中国没有设立GDP增速目标,近些年来中国的增速目标从未降至6%以下。而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的GDP增速目标设在5 5%左右。
经济日报 / 2022-03-10 10:37:58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 5万亿元。我国1 5亿多的市场主体,将收到一份丰厚的退税减税“大红包”。
人民日报 / 2022-03-10 10:09:27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协调联动,实现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有机结合?代表委员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