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 / 2022-12-24 14:46:20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明年依然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今年和去年相比,“三重压力”发生了哪些变化?与去年相比,今年的“稳”字定调有什么不同,对2023年经济来说意味着什么?
2022-12-24 14:42:47
黄奇帆总是能看透当前局势存在的问题,所以哪怕是对金融的一些旧看法也会引起重视。黄奇帆对共同富裕、房产业、改革开放创新、新产业机会和全国统一大市场这四个方面的看法
2022-12-24 14:40:26
目前绿色金融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有“三多三少”的问题。具体来看:一是绿色金融主要是债权型多,股权型的比较少,投资的比较少,债权型的融资发展比较快,像绿色债券、绿色信贷,但是投资相对比较慢。这就和目前的碳定价、碳资产有关系;
2022-12-24 14:38:34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指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的经济工作指导方针,中国经济2023年一定能够实现好转,并迅速回到5%-6%的增长水平。
2022-12-24 14:37:08
要对明年中国经济的整体好转充满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要把握八个重点方向。一是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这是明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眼下又到了一个信心比黄金要贵重的时候”,尹艳林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2022-12-24 14:35:43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形态,也是影响各国竞争力消长的重要力量。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平台企业发展势头明显放缓,信心受挫,投资预期不稳,与国外头部企业差距拉大。
2022-12-24 14:35:06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表示,要重点从两个方面提高金融资源对民企供需匹配度。胡晓炼表示,一是内功强化,重点从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提高国有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服务供给,从公司治理和诚信守法等方面提升民营企业需求质量
2022-12-24 14:32:07
金融乃是国之重器,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血脉,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和杠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金融的重要作用,必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把支持科技创新、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最重要使命,实现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
2022-12-24 14:15:24
当下的货币主要是用纸币进行的价值衡量和支付,由于没有固定的价值评估方式,导致其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可能。货币本质是对现刻劳动成果的支付,而对过去劳动成果进行淡化贬值。
2022-12-24 09:49:24
12月20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主持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认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新时代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
2022-12-24 09:47:08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迎难而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新华社 / 2022-12-24 09:45:52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明确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内涵丰富、导向鲜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越是面对风高浪急的挑战,越要牢牢把好这个总基调,这是我们党驾驭经济工作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也是复杂形势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022-12-24 09:38:16
张平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势头已经被美欧信用收缩所削弱,世界经济在2021年出现反弹式复苏后,2022年和2023年两年的增速将趋于下降。
2022-12-24 09:36:34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12月23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上指出,明年总体经济形势将呈现“宏观反弹,微观困难”,面对这样的形势,可以将政策重点放在扩大投资上,将其作为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转模式的连接点。
新京报 / 2022-12-24 09:25:00
明年宏观经济走势将会有怎样的变化?12月23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举办的“2023年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高峰论坛上,多位业内学者预计,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的转变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起效,有利条件将不断增多。明年我国宏观经济大概率将气温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