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9 15:24:5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的部署力度前所未有。要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更大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战略意义,扎实做好利用外资的各项工作,实现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
2022-12-19 15:23:2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将其概括为“总量要够、投向要准”。当前,我国仍然是少数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国家之一,货币政策的工具仍然比较充足,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都有空间,流动性管理的手段和经验都比较丰富。“总量要够”,既包括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新华社 / 2022-12-19 15:21:2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财政部门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明确传递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的信号,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2022-12-19 15:20:22
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重要论述。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2022-12-19 15:18:53
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思路,是做大经济实力这个分母,稀释风险这个分子。从中期看,我国最大的底气在于城镇化、工业化仍处于深入发展阶段,经济需求潜力大、发展韧性强、新的竞争优势不断形成;从近期看,最有力的依托在于保持经济合理增速,推动高质量发展,明年推动我国经济整体好转有很好的条件和基础。
2022-12-19 15:18:03
外资企业普遍关心自身在中国双循环、自主创新战略中的作用,这也决定其在华经营的长期信心。这次会议对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会议强调,国企、民企、外企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力度,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扩大开放。
新华社 / 2022-12-19 15:16:30
近几年,受逆全球化、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保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遇到很大挑战。这次会议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
新华社 / 2022-12-19 15:13:21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环节。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难度加大,尤其是青年失业率有所上升,这将会是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突出问题。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要突出抓好稳就业工作。
2022-12-19 14:40:34
当前,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发展预期偏弱,信心不足。会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新华社 / 2022-12-19 14:29:11
针对这几年受疫情影响,老百姓收入增长放缓、预期下降,不敢消费、不便消费,存钱避险倾向上升的情况,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采取强有力措施,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增加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新华社 / 2022-12-19 14:27:47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贯穿经济工作全过程的主线。同时,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实现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
人民网 / 2022-12-19 14:24:47
人民网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王仁宏)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我国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并对2023年我国经济工作进行部署。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17日举办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与会嘉宾对会议精神进行了学习和解读。
新华社 / 2022-12-19 14:20:14
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我们用三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冲击,有效处置了国内100多起聚集性疫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效守护。过去三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4 5%左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抗疫和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新华社 / 2022-12-19 14:17:49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很多两难多难问题,要在多重约束下求得最优解,必须强化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其中关于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党中央决定优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实施,预计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会加快恢复,这将释放出巨大的活力
新华社 / 2022-12-19 14:16:03
明年的宏观政策框架可概括为五大政策加六个统筹。五大政策就是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对财政政策的要求是加力提效,明年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的力度,提高政策效能,更好发挥财政撬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