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 11:42:23
如何理解会议提到的六个“更好统筹”?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六个“更好统筹”体现出决策层治国理政的全面长远思路,从整体战略角度布局,应对近期中国经济面临的各种困难挑战,并提出解决之道。
2022-12-28 11:39:02
为何此时部署明年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中国此时部署明年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利用外资一直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对标世界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执行《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保护外商在华合法权益。
2022-12-28 11:35:31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布置的重点工作看,明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市场关注的“人民币汇率”实际上涉及两个具体指标:一是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二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2022-12-28 11:34:14
此次关于房地产市场是如何定调的?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的定位体现在短期防风险和推进模式转型两方面。针对短期房地产企业出现债务违约问题,采取国家担保增信的方式,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
国是直通车 / 2022-12-28 11:21:59
“扩大内需”再次被重点提出,如何让居民敢消费?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市场研究部副主任张继行表示: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系统规划了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扩大内需的总体方向与步骤。12月15-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也再次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2022-12-28 11:04:10
2022 年 11 月,由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主办、江西盛和塾承办、江西旅游集团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协办的“盛和塾第十四届企业经营报告会”在南昌国际博览城绿地铂瑞酒店成功举办。
国是直通车 / 2022-12-28 10:59:52
我国民营企业面临哪些困难?会议如何加大对民企发展的支持力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在诸多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繁荣发展的有生力量,在竞争性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国是直通车 / 2022-12-28 10:07:0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有哪些新提法?明年经济怎么干?明年怎么“稳”?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十位专家,第一时间进行解读。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官方连续第12年将“稳中求进”设定为来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在当下,提出这样的目标有哪些不同考量?
《求是》2022/24 / 2022-12-27 14:38:16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关于党的建设的论述和部署分量很重、十分重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
新华社 / 2022-12-27 14:26:13
2022年是世界经济充满变数的一年,新冠疫情延宕、乌克兰危机升级、美联储激进加息、全球通胀飙升、能源和粮食危机发酵……在“黑天鹅”“灰犀牛”交替冲击下,世界经济之舟遭遇顶风逆流,复苏航程充满风险和挑战。展望2023年,在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世界经济预计增速继续放缓、走势更加分化。
央视新闻 / 2022-12-27 14:25:13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引擎,振作工业经济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坚实支撑。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 8%。自5月份以来,同比增速持续提升,呈现稳定恢复态势,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企业家杂志 / 2022-12-27 14:23:36
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更需要企业家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成功的企业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这些素质又如何帮企业穿越周期?
国家统计局 / 2022-12-27 13:54:29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12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的公告》称,经最终核实,2021年GDP现价总量为1149237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55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 4%,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 3个百分点。
贝壳财经 / 2022-12-27 13:13:03
2022年,我国经济大船破浪前行。一年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及时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国家统计局 / 2022-12-27 11:19:10
11月份,受疫情反弹和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有所放缓,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但利润结构持续改善。1—11月份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