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2021-01-28 17:18:47
2020年,我国经济在极不平凡之年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GDP同比增长2 3%,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稳定恢复,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
人民日报 / 2021-01-27 10:16:47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宏观政策应保持怎样的取向?如何继续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
经济日报 / 2021-01-26 12:42:40
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的背景下,2020年我国经济实现逆势增长,经济规模首次超过百万亿元,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巩固提升。
经济日报 / 2021-01-26 12:40:46
“中国经济已站上百万亿元台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与韧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际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中国经济需坚持系统思维,统筹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但要注重规模扩展,更要加快科技、创新、质量、效率等方面的跃升。
经济日报 作者:余江 / 2021-01-26 12:38:28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国的“科技大年”。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科技创新不仅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更为经济快速复苏贡献了力量。下一步该怎么干?
经济日报 作者:刘晓光 / 2021-01-26 12:36:36
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刘晓光表示,过去5年,我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成了“三去一降一补”阶段性任务,这是中国经济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能够保持强劲韧性和弹性的原因所在。
人民日报 作者:江金权 / 2021-01-26 12:12:5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着眼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要求,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前进方向。
作者:王昌林 / 2021-01-26 12:05:36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一鸣 / 2021-01-26 12:02:53
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应对百年变局、开拓发展新局的主动调整,也是重塑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更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经济日报 / 2021-01-25 16:46:47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并提出了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投资后劲,完善有关制度安排等方面的重要举措。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1-22 10:41:19
斗转星移,2020年中国GDP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在这个新起点,稳定预期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人民日报 / 2021-01-22 10:23:58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高度,深刻分析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科学阐明了新发展阶段的丰富内涵。
人民日报 / 2021-01-21 19:52: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重大任务。
经济日报 / 2021-01-21 19:44:48
产业链供应链具有动态化、多样化、网络化、复杂性等特点。要分行业摸清底数,区分治理结构类型、产业优势基础、驱动力量差异,抓住主要矛盾点,找准发力点,精准施策,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人民日报 / 2021-01-20 15:57:4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同时需要注重需求侧管理,让消费的引擎作用更加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