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 2021-03-08 11:55:30
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目标定位,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以系统观念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建设“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新京报 / 2021-03-05 18:01:40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如何理解2021年的经济预期目标?如何看待宏观政策的方向?新京报举办2021全国两会经济策论坛,邀请经济学者解读2021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3-04 10:15:47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一个超大型经济体,中国已经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经济增长也经历着关键性转型,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速,背后是增长动能、经济结构、制度规则的全方位转换。
海外网 / 2021-03-02 22:50:29
2021年,中国将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一特殊节点召开的中国两会吸引全球关注。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3-01 12:29:45
重建中美经贸均衡关系,重要前提之一是客观判断双方经济发展趋势,特别是未来5-10年,中国消费导向的转型新趋势,将对改善中美经贸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3-01 12:19:1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治国安邦的战略高度阐述了这一重要制度安排对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意义。
人大重阳 作者:曹远征 / 2021-03-01 10:29:25
2020年,世界经济出现了历史性衰退,是继1933年经济大危机后最大的一次衰退。衰退源于疫情,如何理解疫情成为核心问题。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危机,本次疫情引发的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涉及到人类的生存,是百年以来未曾遇到过的危机。
央视财经 / 2021-02-25 14:18:36
中国经济未来5-10年或者15年最主要的一个调整主线是什么?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经济地理再布局。我们中国960万平方公里,我们的人口布局在不同的地方,有各自的经济活动,这个结构我们称之为经济地理,这个经济地理的变化肯定是跟着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央视财经 / 2021-02-23 22:42:39
疫情冲击,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哪些变化?2021年世界经济能否触底反弹?疫苗能否挽救经济?全球货币放水,风险谁来买单?“后疫情时代”,新的驱动力有哪些?
启迪 / 2021-02-23 10:04:40
美国正在把中国逼成一个可能无法战胜的对手,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啊飞跃。
莞湘大叔谈教育 / 2021-02-20 14:09:19
二零二一年应该可以形容为中国经济的大年,去年恐怕是个小年,因为出了疫情,为什么说大年呢?三个重要的事情。
中社评 / 2021-02-19 15:36:24
2021年2月1日,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出席《香港01》2020经济高峰论坛,谈及中国经济发展。
《求是》杂志 / 2021-02-16 23:49:3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和国际相结合,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指明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
作者:王忠民 / 2021-02-10 00:57:37
近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席、名誉主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出席“新经济大会”并发表题为《风云际会下的新经济》的演讲。
作者:管清友 / 2021-02-10 00:50:19
货币政策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疫情之后,中国的货币政策和美国的货币政策走出了截然相反的两条路径。欧洲、美国、日本等由于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采取无上限的量化宽松,或者说是无底线宽松。中国实际上也做了一些对冲或缓冲动作,但总体上仍保持了相对克制的状态,我们都不希望再出现过去十几年里大水漫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