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 / 2021-04-02 14:19:15
经济态势如何?行业前景咋样?政策风向是什么?居民收入、养老金涨没涨?中国网财经特别策划《“财”访间》,专访权威专家、学者、企业家,用宏观数据描绘经济脉络,从细微之处透析发展机遇。
北大国发院 姚洋 / 2021-04-02 10:14:04
2021年3月18日,北大国发院举办“中国经济观察”第56期报告会,活动以“两会之后的政策与经济”为主题,线下线上同步进行,由林毅夫、余淼杰、卢锋、黄益平、刘国恩、徐晋涛、姚洋等七位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依次演讲,并分两个专题与媒体问答。
长安街读书会 / 2021-04-02 09:20:2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
宏观经济智库 / 2021-04-02 09:14:29
我的演讲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判断当前的形势,当前和下一步,不讲特别长远的,判断一下今年、近期的形势;二是结合“十四五”规划中国经济的发展,讲一讲世界产业链布局可能发生的变化,包括美国最近提出的产业发展战略
北大国发院 作者:林毅夫 / 2021-04-01 22:38:28
今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既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今年“两会”最重要的任务是讨论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很高兴有机会对此做一点解读。
新华社新媒体 / 2021-03-30 22:48:52
今年前两个月的经济运行情况,既说明中国的宏观政策是有效的,也说明中国企业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能力很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很强、中国经济增长的后劲很强
金融时报 / 2021-03-30 10:27:10
区别于理论学家,在市场一线的经济学家担任的是航海瞭望手的角色。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中国经济航船在风浪骤起的同时,又进入了一片未经探明的水域。前瞻航程,预判未来变得更为必要并紧迫。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纵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事物发展是有逻辑的,并在历史的进程中顽强地表现自身的逻辑。
金台资讯 作者:廖林 / 2021-03-27 17:51:29
2020年,工行在这方面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绿色贷款规模以及绿色债券发行、承销和投资规模均保持市场领先;持续推进环境风险压力测试,包括ESG评级和指数研究,对全球经济低碳转型贡献了工行力量。
新京报 / 2021-03-27 17:48:39
当前中国人均GDP才1万美元左右,2035年我们要实现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在低碳或者零碳的同时,我们的经济还要实现较高的增长,这一挑战在发达国家未有过先例,在历史上也从未有过。
经济日报 作者:杜鹏 / 2021-03-26 12:31:45
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正在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新发展阶段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长期战略安排,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1-03-24 15:36:12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五大挑战,面对这些风险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在疫苗分配、宏观政策协调、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推动绿色复苏等领域加强多边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中美两国作为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新浪财经 / 2021-03-22 11:12:35
林毅夫指出,中国必须要处理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所有这些都意味着相应的成本。他表示,到2035年,中国的人均GDP应当跨越12345,这也将成为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如果跨域了这样一个门槛,中国将进入到高等收入国家的群体。他强调,“如果中国可以在接下来的十年每年实现5%—6%的增长,一直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体量将成为全球第一。”
新京报网 / 2021-03-22 10:14:09
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经济峰会“中美合作新清单”分论坛上,清华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表示,全球经济在过去一年有5%左右的下滑,预计今年经济会恢复,但恢复的幅度非常缓和,甚至只能抵消去年的损失。
企业智库网 / 2021-03-22 09:49:18
3月20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学会联席会长李稻葵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上表示,他认为,中国已经成为维系全球化的领导者。
中国人民银行 / 2021-03-21 13:13:41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20日至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参加年会时称,中国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