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 2023-02-28 11:09: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发挥长三角战略优势、优化我国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内容。
经济日报 / 2023-02-28 10:29:27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南方日报 / 2023-02-27 16:53:57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为企业布局未来指明了方向,打开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经济学理论普遍认为,制造业是技术进步的源泉和增长动力的基础。
2023-02-27 16:51:39
全球产业链重构是过去几十年经济全球化进程转向的结果和表现。目前产业链重构进程的推进,虽然地缘政治冲突和疫情爆发是其导火索,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探究,却是本轮经济全球化开始转向的具体表现。全球化转向和产业链重构是多重因素共同形成的结果。
课题组 / 2023-02-27 16:42:3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过去20年,我们在出口红利与房地产投资的推动下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长远看,中国经济需要完成2035年的远景目标,这要求我们在保证经济增速的同时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专精特新的制造业投资与新能源投资有望在未来接棒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2023-02-27 14:37: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了深刻阐释,强调“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红旗文稿》 / 2023-02-27 14:27:04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 2023-02-27 11:00:07
2022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表明经贸往来仍在两国关系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但需注意的是,中美双边贸易的稳步恢复,主要由美国国内需求旺盛和价格因素主导,中国在美国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实际出现了下降;两国在高科技领域和产业链方面,“脱钩”迹象也日益明显。中国应加强底线思维,同时争取合作机会,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争取时间和空间。
中国经济时报 / 2023-02-27 10:39:53
最近关于美联储3月份加息的鹰派言论落地了。当地时间2月22日,美联储发布了1月31日至2月1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美联储认为,虽然有迹象表明通胀正在下降,但不足以抵消进一步加息的必要性,目前通胀率“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由此决定把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 2023-02-24 17:57:24
从全球的角度看,中国贸易目前面临的主要是量这个维度的整体性挑战,以及质的维度的结构性的机会,中国的贸易政策以及中国的宏观调控正在指向的就是更好的趋利避害。
学习时报 / 2023-02-24 11:33:39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战略部署,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023-02-22 12:28:08
面临外部需求和供给侧双重挑战,亟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扩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春节以来经济数据明显回暖,反映感染高峰过后人们对回归正常生活的强烈愿望得以释放。但疫情的疤痕效应不容低估。仅靠市场主体自身的修复还不足于实现整体经济好转和稳就业的目标,必须用好财政货币空间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上海证券报 / 2023-02-22 12:25: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协调消费和投资关系,本质上是优化经济资源在不同效率部门之间的配置。本文认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应仅停留在“国内大市场”和“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较大”的总量概念上,更关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经济日报 / 2023-02-22 11:10:33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大力推动补链、延链、升链、建链,是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对畅通高质量的国内经济循环
经济日报 / 2023-02-22 11:04:4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这为新征程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重要指引。必须充分认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任务要求,持续完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