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院 / 2021-04-20 23:02:27
“十四五”规划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规划体制改革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充分体现了新、简、实。规划紧紧围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谋篇布局,构建了从格局到理念到思路再到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政策的贯通体系,简化了市场主体发挥作用的内容
中国网财经 / 2021-04-20 17:38:4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4月20日(星期二)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介绍2021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晋品财经 / 2021-04-18 10:36:08
2020年全年,中央企业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 16万亿,同比增长21 6%,占全部投资比重22 1%,同比提高2 1个百分点,完成相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3500亿元。
中宏国研原创 / 2021-04-16 09:59:39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4-12 23:10:23
要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在推动“十四五”银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实现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4-12 23:08:44
个人所得税对于每一位“打工人”来说都不陌生。当前,符合我国应税门槛的群体有数千万,再加上其背后的家庭,可以说,每一次个税的修改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西安网 / 2021-04-07 11:38:02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中指出,要将中国建设成为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自主创新能力强大、科技体制充满创新活力、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集聚大批创新人才的世界科技创新高地。
未名宏观 / 2021-04-02 16:50:45
本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自建国以来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40余年中,我国重大的技术装备,在跟随发展中前进,在合作中成长,在创新中超越,整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探讨了其中的原因,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21-04-02 09:18:04
新型城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包含九个部分,规划应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人民日报 / 2021-04-01 23:01:36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 54亿,预计“十四五”期间将超过3亿。“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作出重要制度安排。
新华社 / 2021-03-31 11:44:25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30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呈现出四个特征: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常纪文 / 2021-03-30 16:26:20
使政策和法制在普适性的基础上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体现区域、流域、行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际需求,从均衡性方面提升全国生态环境国家治理的总体绩效,从充分性方面提升一些区域、流域和行业生态环境国家治理的综合绩效。
社会科学报社 / 2021-03-29 22:29:21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积极应对时代变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文化力量,是此次两会关注的重点,也为“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明确新要求和新方向。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3-29 10:14:26
“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十四五”及未来十余年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核心技术突破、智能化转型与应用,以及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都作出了部署。围绕国家核心技术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三个方面,人工智能均是重点领域。
2021-03-28 19:26:19
“十四五”时期是谱写安康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安康坚定“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发展总纲,坚持“发展为要、创新为先、民生为本,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发展路径,统筹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基本建成西北生态经济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