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2021-05-05 22:18:04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日前印发通知,出台了“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普事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自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普单位进口科普影视作品及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科普仪器设备等科普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2021-05-05 22:10:20
日前,在“新发展格局与‘十四五’大趋势——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基础研究在科技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他认为,未来二三十年内,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将会有明显增加,投入占比会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新闻网 / 2021-05-05 22:07:28
在日前于浙江宁波举行的浙江全省供应链协同创新推进工作现场会上,浙江省商务厅发布《浙江省现代供应链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
中国核工业杂志 / 2021-04-29 23:54:26
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使用“积极”一词来安排核电发展工作,为2021年乃至“十四五”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做出了工作总基调。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核电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中国网 / 2021-04-29 23:48:35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在交通运输部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交通运输部计划在 十四五 期间,组织开展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工作,初步考虑围绕公路运输、城市出行与物流、园区内运输、港口作业等场景,布局一批试点,探索自动驾驶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相关路径,推动技术落地应用。
国际在线 / 2021-04-29 10:08:43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
证券时报网 / 2021-04-28 22:54:28
日前,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是未来五年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之一。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又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内容。
经济日报 / 2021-04-28 12:40:34
产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和核心所在。在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技术革命,作为一个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大国,产业发展应该抓什么、到底该向何处发力,关系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也关系着中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经济参考报 / 2021-04-28 11:34:17
工信部正在编制“十四五”及中长期制造业发展相关规划,包括制造业总体发展规划,工业基础、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规划,重大技术装备、原材料等重点行业规划等,相关规划将于今年陆续发布实施。此外,“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规划等重磅政策也酝酿待出。
金融时报 / 2021-04-28 11:31:50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生保障事业成为我国积极应对全球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中国工业报 / 2021-04-28 10:07:56
4月25日,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的2021年经贸热点论坛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以《“十四五”工业的新使命新担当》为题作了主旨报告。
齐鲁壹点 / 2021-04-27 16:46:55
“十四五”财政改革总的思路是,紧紧围绕德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工作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支持“九大突破提升行动”和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培植壮大地方财源;
中国发展观察 / 2021-04-27 15:26:55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以上。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并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把握好平衡。
深圳商报 / 2021-04-25 14:22:10
4月25日上午,广东省政府公布《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
中国新闻网 / 2021-04-21 14:09:45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的开放发展更期待华商的广泛参与和热情支持。“十四五”时期华商如何进一步参与到中国开放的进程中,开创共赢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