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 / 2022-06-27 19:01:15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分为五个部分:一、超预期冲击下的202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二、疫后企稳复苏的2022年下半年宏观经济;三、宏观政策的存量效果评估与增量调整空间;四、2022年核心宏观经济指标预测;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 2022-06-27 18:31:07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绿色信息披露、绿色金融国际合作、货币政策等问题接受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易纲:央行可以在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和积极作用,对此国际社会已有共识。
2022-06-27 18:12:34
6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2年中期)在线上举行。
2022-06-27 18:08:04
调查发现,消费券能提振消费,不过,为更好发挥其作用,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消费券的发放和使用流程。发放消费券是各地出台的促消费手段之一。从涉及品类来看,除了受疫情影响的餐饮、文旅、娱乐等行业之外,有不少省份和城市开始发放汽车消费券,如山东拟投入资金5亿元,发放汽车消费券15万张;还有一些则是与当地的支柱行业相关,如广东佛山发放针对家电产品
2022-06-27 18:00:17
为落实陕西省政府稳增长稳就业促增收工作安排,推动全省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经陕西省政府同意,近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印发《陕西省关于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若干措施》。
2022-06-27 16:53:29
日前,河南省印发《加快推进智慧岛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紧布局各地智慧岛建设,今年年底前实现智慧岛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全覆盖。
红旗文稿 / 2022-06-27 16:00:12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辩证把握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对于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在复杂环境下更好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红旗文稿》2022/12 / 2022-06-27 15:58:39
今年第10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这一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就“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讲了五个方面的重要问题。
光明日报 作者:章玉贵 / 2022-06-27 15:55:59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通货膨胀、能源与粮食危机、经济衰退风险的背景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了由18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参加的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与各国领导人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了广泛共识。
2022-06-27 15:52:23
指标监测一直是评价科技规划成效的重要方式。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了R&D GDP、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
2022-06-27 15:50:55
伴随全国加速复工复产,我国经济出现明显拐点,经济正加速回归到正增长的轨道上来。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我国工业生产由降转增,装备制造业回升更加明显。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 7%,环比增长5 61%。
中国经济导报 / 2022-06-27 15:49:13
当前,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成为全球物价水平的重要“稳定器”。一方面,率先复工复产复市复销,对维持全球供应链稳定运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中国是120多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6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出口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经济导报 / 2022-06-27 15:48:42
2021年以来国际通胀水平明显上行,告别了长达10余年的低通胀时代,特别是2022年以来国际通胀水平进一步快速上升,美欧等经济体物价总水平连续创下历史新高。5月份,美国、英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分别为8 6%、9%,继续创40年历史新高。
国际商报 / 2022-06-27 14:42:20
当前,全球百年变局与新冠疫情交织,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空前增多,地缘政治格局、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加速重构,各方利益重新分配。在此过程中,发达经济体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对国际秩序的支配地位,能更为有效地应对风险,并掌控核心资源要素配置、产业链布局乃至地缘政治矛盾的走向,把控变局时代的利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