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 / 2022-07-14 13:36:13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为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上个月,人民银行已经调增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加大对长期有用、短期可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但目前来看,项目资本金到位困难成为制约项目建设和贷款投放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新办 / 2022-07-14 13:32:34
7月13日,国新办举行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2022-07-14 13:29:12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合计进出口7 14万亿元,同比增长9 3%。其中,6月份进出口1 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 9%,高于同期全国整体增速0 6个百分点,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接近4成。从具体省市看,6月份,安徽、江苏、浙江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9 7%、17 5%、16%,分别高于同期全国整体增速5 4个、3 2个、1 7个百分点;
国新办 / 2022-07-14 13:25:44
7月13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外贸规模稳中有增,达到19 8万亿元,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了贡献。我认为,当前支撑我国外贸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新办 / 2022-07-14 12:04:51
今年以来,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等工作部署,海关总署专门出台了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十条措施和进一步助企纾困降成本若干措施,各地海关也结合关区实际和企业诉求,提出了854条的细化支持举措,全力支持外贸稳增长。主要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新办 / 2022-07-14 11:53:10
7月13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2022年上半年进出口有关情况并表示:今年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外贸进出口实现稳步增长。
人民日报 / 2022-07-14 11:43:0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国城镇新建建筑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一星级以上。
新华网 / 2022-07-14 11:35:38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总量稳定增长,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上半年新增信贷重点投向哪些领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如何?下半年金融如何支持稳经济?在13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详细解析上半年金融数据,回应热点问题。
证券日报 / 2022-07-14 11:33:39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我国经济已经呈现明显的复苏势头。”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国新办举行的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中国证券网 / 2022-07-14 11:10:35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14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举行上半年经济形势媒体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国内疫情反弹、乌克兰危机等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陡然增加,经济运行在3月下旬到5月中旬出现波动。
国家发改委 / 2022-07-14 11:05:27
国家发改委金贤东:回首刚刚过去的上半年经济运行轨迹,前2个月我国经济开局良好,3月下旬受疫情反弹和乌克兰危机等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增大。
上海证券报 / 2022-07-14 11:02:17
下半年中国经济有三个确定性:一是经济增长的低点已过,复苏日渐明确。二是基建和制造业将有力支撑经济复苏。三是出口仍将保持韧性。总体来看,下半年将是中国经济重塑信心、市场主体恢复活力的重要时期。
金融界 / 2022-07-14 11:00:31
7月13日,国新办举行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人民银行介绍了上半年货币金融政策执行情况,并就宏观杠杆率走势、支持实体经济、河南村镇银行风险、下阶段货币政策等当前金融市场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学习时报 / 2022-07-13 21:47:57
4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
人民日报 / 2022-07-13 21:46:3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人民生活赖之以好。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也存在伦理风险,如侵犯隐私权、算法黑箱、算法歧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