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 / 2022-09-05 11:19:12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抉择。
《求是》杂志 / 2022-09-05 11:14:16
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求是》杂志 / 2022-09-05 11:12:3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推动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
国家治理周刊 / 2022-09-02 13:37: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化、区域城市化和经济一体化等经济格局日益清晰,资本、技术、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等核心经济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空间重置现象蔚然兴起,产业转移作为一种客观经济趋势得以产生。
经济日报 作者:何毅亭 / 2022-09-02 12:11:58
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基本内容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具体包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等。
学习时报 作者:郧彦辉 / 2022-08-31 14:17:21
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代表着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人民论坛网 / 2022-08-31 14:11:02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其建立发展的过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紧密结合。
经济日报 / 2022-08-31 10:33:32
中国为什么要引领下一波全球化?全球化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是国际公共品的核心。
2022-08-30 11:59:48
作为绿色金融的有序衔接与补充,转型金融正在加速推进,将填补当前绿色金融尚未覆盖到的高碳企业和棕色资产,为传统行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在转型金融工具应用领域,我国目前主要发展了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转型债券以及低碳转型(挂钩)债券
经济日报 / 2022-08-30 11:48:19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经济日报 / 2022-08-30 10:56:59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经济日报 / 2022-08-30 10:49:21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畅通经济循环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推动供给侧有效畅通,有效供给能力强就能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创造就业和提供收入,从而形成需求能力。
学习时报 / 2022-08-29 22:37:32
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通过数据基础制度安排,能有效规范数据要素市场与数据行为,形成制度框架下的数据行为范式,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引领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求是网 / 2022-08-29 21:52:31
2022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24场,介绍新时代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成就。
中国经济时报 / 2022-08-29 21:49: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