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 / 2024-06-03 10:59:19
节能降碳行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增效潜力巨大,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制度基础需加快夯实。《行动方案》部署了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用能设备等十大领域节能降碳行动,完善节能降碳机制,强化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牵引,对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2024-06-03 09:53:22
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今明两年节能降碳工作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管理机制和支撑保障措施,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推进节能降碳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尽最大努力实现“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是当前深入推进节能降碳的行动指南。
国家发改委网站 / 2024-05-30 10:11:14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表示:《行动方案》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用能设备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部署了节能降碳十大行动。
学习时报 / 2024-05-27 14:13:34
什么是新污染物?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风险管理视角来看,新污染物是指排放到环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尚未纳入管理或现有管理措施不足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2024-05-24 10:20:13
日前,全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工作推进会在鹰潭市高新区召开,会议听取了各地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推进下一步重点工作。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兵主持会议并讲话,鹰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江训开致辞,各设区市发改委作交流发言。
经济日报 / 2024-05-23 10:38:04
日前,《内蒙古电力市场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批复,蒙西电网成为继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后国家批复的第三个绿电交易试点。
学习时报 / 2024-05-22 15:18:31
“碳足迹”是记录产品、个人、组织或者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数据,是衡量企业和地区绿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全球绿色贸易流通的重要参数。近年来,我国节能降碳向全过程管理和全流程覆盖拓展,出台系列政策加快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学习时报 / 2024-05-22 15:11:42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尤其是光伏组件、锂电池、新能源汽车“走出去”,是我国在能效、碳减排和成本效益等方面绿色竞争优势的必然体现,不仅适应了全球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而且为满足全球能源市场需求作出积极贡献。全球能源转型需要更多来自中国的优质产能,应当正视我国的绿色竞争优势,以更积极态度共同构建高质量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
中国社会科学网 / 2024-05-21 15:04:50
近期,美国一些政客持续炒作所谓的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既违背了经济学基本理论,也不符合客观实际。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不过是“中国威胁论”的翻版。一些政客扬言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产能问题“不会放弃任何可能的选项”,证明了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论”只是美国再次打出的贸易保护主义牌。
人民日报 / 2024-05-21 14:56:10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如何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力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问题。
经济日报 / 2024-05-21 14:43:30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阶段。
经济日报 / 2024-05-21 14:40:06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持续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发改委政研室 / 2024-05-21 10:31:33
月1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负责人王心同、司法部立法二局负责人胡庆美、财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负责人邸东辉、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司长胡汉舟介绍《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经济日报 / 2024-05-20 10:32: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推动能源革命,强调“要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这为我国氢能产业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氢能在新型能源体系里的独特价值。我国氢能正处于规模化导入期,尽管全国各地陆续发布了上百份氢能相关规划和政策,但产业尚未形成统一有序的管理机制,关键技术和标准体系支撑较为薄弱,各界
经济日报 / 2024-05-17 10:51:10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全球共识,企业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及评级,正成为展示企业价值观和长期发展能力的有效依据,也成为投资市场审核评估企业的重要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