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 2023-06-24 18:42:35
生态产品包括农林牧副渔等有形生态产品,也包含培育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等无形生态产品。人们常说,“一方水土生一方物产”。诸如安吉白茶、西湖龙井之类的有形生态产品有口皆碑,大家在心照不宣间完成生态产品价值转换。
清华经管高管教育中心 / 2023-06-24 18:19:44
界面双碳峰会于6月12日在上海举办。国家气候战略重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清华大家课·碳资产交易与管理专业课”授课教师柴麒敏就全球碳中和进程中的新形势、新变局与新共识,在峰会上发表演讲,下为演讲主要内容。
经济日报 / 2023-06-21 16:59:53
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哪些成效,推动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应重点关注哪些方向?近年来,我国统筹推动垃圾分类抓点、连线、扩面,取得积极成效。
经济日报 / 2023-06-21 16:34:17
当前,作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复苏的重要动力,绿色金融具有连接、反映、配置和控制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运行与结构的功能,在支撑我国实现低碳转型和生态经济社会高质量协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研智库 / 2023-06-20 21:15:22
作为我国西部最发达的地区,成渝地区战略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积极主动融入“双循环”将获得发展新机遇,从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此同时也应看到,成渝地区融入“双循环”仍存在亟待补齐的短板和必须破解的难题。
广州日报 / 2023-06-16 12:29:03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经济日报 / 2023-06-15 15:14:07
由于使用强度大、生产活动范围广,我国商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汽车排放总量的80%以上。然而,2022年零排放商用车的市场渗透率仅为10%左右,零排放重卡渗透率不足4%,商用车行业减排空间依然较大。
经济日报 / 2023-06-14 11:47:34
今年以来,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3月份,全国首笔“碳减排挂钩”风电并购贷款8100万元成功投放,专项用于江西省高速电建新能源公司并购风电项目;5月份,全国首单5亿元绿色定向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
中国汽车报 / 2023-06-13 15:44:25
中国汽车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加速驶向全球市场。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首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值得一提的是,低碳、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成为支撑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攀升的主力。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国车企出口新能源汽车52万辆,同比增长112%,对汽车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51 6%。
2023-06-13 10:46:41
过去十年,中国光伏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随着一批光伏企业的崛起,中国企业对全球太阳能制造供应链的掌控份额已达到80%。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新三样”,已经成为出口主力。
经济日报 / 2023-06-10 10:59:10
杜绝拉闸限电要正确理解把握“双碳”目标的内涵,树立先立后破的思维,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电价发现和传导中的基础作用。
2023-06-09 11:55:29
“项目预计6月份能如期完工。”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宏海节能门窗幕墙总部基地项目顺利推进,投建方青岛合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宏松了口气。该项目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绿色建筑项目,主要承担中德生态园被动式建筑门窗及幕墙的设计、生产及安装,将有效推动减能降耗。但在项目建设前期,资金缺口让项目一度搁浅。
南方财经 / 2023-06-09 11:27:58
6月8日,在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针对促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和国际合作发表讲话。易纲指出,中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的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意味着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必须发生深刻转变。
经济日报 / 2023-06-08 10:38:50
欧盟试图从净零技术制造的上游原材料获取到下游终端消费保障环节,确保其净零技术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不过,仅就目前的情况看,欧盟净零技术制造对外依存度较大。
2023-06-08 10:28: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顺应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大趋势下,新型能源体系的规划和建设要着眼长远,以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有序推进,同时也要立足当下,客观研判有利条件和风险挑战,做好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