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 / 2021-01-11 14:43:24
当前,价格、货币走势平稳,消费和投资延续平稳回升态势,进出口保持繁荣。虽然市场已降低了对经济回升速率的预期,但仍认为延续改善方向不变,经济将趋平稳成为市场主流预期。预期还表明,投资回升到持平状态后仍将缓慢上行,且机构间预期更趋一致;工业和消费前期就已回升至正增长状态
中宏国研原创 / 2021-01-05 09:52:38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中宏国研课题组 / 2020-12-30 16:38:34
2020年3月份以来,我国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海外疫情迅速蔓延,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大流行。3月份欧美等发达国家成为疫情震中。5月份欧美疫情稳定,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疫情逐步严峻。
中宏国研 / 2020-12-30 16:25:3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处于“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历史焦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会议在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为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为经济政策划出了重点。
中宏国研 / 2020-11-26 11:46:31
11月3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吹响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角。
中宏国研 作者:张博 / 2020-11-20 13:56:29
“十四五”时期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汽车产业可按照“1234”的框架思路夯实产业发展基石,全面增强汽车产业的活力、动力和竞争力。
中宏国研 / 2020-11-20 12:16:21
疫情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十四五”期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放缓至5 0%-5 5%左右。建议加大政策对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国内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内需外需双循环,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中宏国研 / 2020-10-29 15:22:51
今年以来,国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进能源发展改革工作, 全力保障能源稳定供应,持续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能源 清洁化发展。进入二季度,能源消费量明显回升,煤炭产量稳步 增长,电力和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长,成品油消费逐步回暖。
中宏国研 / 2020-10-22 17:47:31
金融是双循环格局最为有效的助力点,国内国际大循环都需要金融的支持,从目标市场的机构布局到人员配备,从项目的储备到资金的安排,金融在扩大内需上都需要先走一步。
中宏国研 / 2020-10-22 17:35:09
精准有效投资是增强供给体系、做优供给增量、升级产业结构的关键抓手,可以从深层次上解决供需错配问题。
中宏国研 / 2020-10-15 14:46:04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各级政府根据党中央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了社会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新活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
中宏国研 / 2020-10-15 14:30:47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本身就是短板的表现。从供给端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生产要素、产业发展和企业组织上。
中宏国研 / 2020-10-13 17:59:49
五年来,“一带一路”在国际合作,项目合作,经贸合作,金融服务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以贸易为切入点,将时间轴向前延伸至2000年,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来回顾及分析“一带一路”在贸易及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变化。
中宏国研 / 2020-10-13 17:54:13
近年来,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南北分化问题比较突出,这一问题表现在产业发展中尤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创新驱动能力、产业空间布局、人才等要素条件、开放政策、体制机制等。下一步,要注重差别化制定更加精准的区域政策,针对性地解决南北分化以及南北各自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宏国研 / 2020-10-13 17:42:04
近年来,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能源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取得了积极进展,然而在推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仍然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在:能源发展尚无法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煤电行业脱困面临成本上升与收益下降的双重挤压、煤炭结构性产能过剩和区域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油气体制改革仍在重重阻力中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