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 / 2025-02-06 14:24:27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适逢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蛇年春节款款而来,既是千家万户团圆共迎新春的日子,也是假日经济快速升温的时候。
经济日报 / 2025-01-27 10:09:22
提振消费,需要让百姓有钱消费,也就是增强消费能力,财政资金补贴可以发挥直接、立竿见影的效果。还需要居民具有一定收入水平和经济能力,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才能让消费升温更持续。
光明日报 / 2025-01-22 14:47:38
近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强调,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坚决打通影响和制约全面创新的卡点堵点。
人民日报 / 2025-01-17 15:13:16
冰雪游、文旅游持续升温,智能家电销量一路走高,直播电商、即时零售顺势增长,网上网下,新型消费节节攀升;贵州算力和数据产业蓬勃发展,浙江人工智能产业方兴未艾,内陆沿海,新动能加快成长……
经济日报 / 2025-01-08 14:19:1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这是应对当前经济挑战的破局之道,更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是经济稳健发展的基石。其意味着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创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以及规范透明的金融市场体系。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5-01-07 16:00:16
日前召开的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专家认为,这有利于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提振市场信心。
经济日报 / 2025-01-07 14:47:23
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是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前提。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坚持以系统思维制定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下好全国一盘棋,是必然之举。
经济日报 / 2025-01-06 10:33:52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打出一套有力有效的组合拳,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025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码”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今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人民日报 / 2024-12-17 15:24:55
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1月份,生产较快增长,需求继续扩大,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楼市股市趋于活跃,市场预期持续改善,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经济运行延续回升态势。
经济日报 / 2024-12-09 11:21:41
推出12万亿元化债措施、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提高针对性和精准性,持续用力,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12-05 12:09:04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公告称,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_1)统计口径。此次修订,将把两项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M_1统计。
人民日报 / 2024-12-02 12:39:12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 3%,比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等上升。
人民日报 / 2024-11-28 10:18:05
记者27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10月,随着存量政策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利润当月降幅明显收窄。多数工业行业盈利较上月好转,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动能支撑作用较强。
国家统计局 / 2024-11-27 11:13:51
10月份,随着存量政策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利润当月降幅明显收窄。多数行业盈利较上月好转,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动能支撑作用较强,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大幅收窄。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国家统计局 / 2024-11-27 11:12:46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680 4亿元,同比下降4 3%(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