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许斌 / 2020-03-10 22:49:05
虽然疫情带来了短期负面效应和中长期不确定性,但也提供了转型升级的良好契机,政府需要标本兼顾,既要有“救心丸”,更要有“定心丸”,以此夯实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根基。以下是许斌教授的洞见。
北京日报 作者:卞永祖 / 2020-03-10 22:43:00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各地陆续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经济社会发展正逐渐步入正常轨道。
中新经纬 贾康 / 2020-03-10 22:31:06
在中国,多省市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数降至个位;除湖北外,各省市的复工复产已在有序进行。疫情重压经济的状态似已开始走出阴霾。
并购圈 / 2020-03-10 16:20:25
2020年3月9日,星期一,这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天:国际油价闪崩、全球股市暴跌,债市遭受重创,资本纷纷逃离,全球恐慌情绪蔓延。
人民日报 / 2020-03-10 16:17:2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发挥好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重要作用。
中宏国研 / 2020-03-10 11:16:26
经济的基本面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中长期会表现出来的基本状况或者基本趋势。一国的经济运行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短期波动,甚至出现巨大的波动,但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通常不会因短期波动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2020-03-09 13:48:18
经济学是综合分析研究经济增长和衰退的起因及社会表象,如通货膨胀、失业率、银行利率、进出口额等的一门学问。资源相对稀缺制约经济发展,经济学就是研究有限资源如何在社会中分配以保证经济最优发展的社会科学。或者说“它是解释在解决资源稀缺性时做出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变化的科学”。
上观新闻 《红旗文稿》 / 2020-03-09 10:07:07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数据,2019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人民币,逼近100万亿大关,人均达到7 07万人民币。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 2020-03-08 00:17:12
传统的财政支出是依靠税收为来源,因此税收规模是财政支出的上限,但在MMT状态下,财政支出增长与税收增长明显脱节,或者是央行以QE的形式向财政买债,或者是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让商业银行买国债。
经济日报 / 2020-03-08 00:10:37
首先,传播速度不同。新冠肺炎传播速度慢于流感,但中位潜伏期更长。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 2020-03-06 12:11:58
随着技术进步,5G的应用、新能源、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作为配套,从而塑造新经济发展的硬件环境。此外,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正向大都市圈、城市群演进,如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等,需要城市基础设施的新建、更新和升级。
光远看经济 / 2020-03-06 12:08:44
很多人这段时间一直在等我关于房地产的文章。在疫情的冲击下,中国的房地产会如何,这攸关中国很多人财富的安危,当然,也攸关中国经济的安
人民日报 / 2020-03-05 20:43:56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我国经济理论实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这些理论创新成果,不仅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经济日报 / 2020-03-05 20:27:29
伴随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各地稳增长举措受到关注。实践证明,大规模投资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良药,但也有积累落后产能、增加债务风险等副作用。稳增长任务越是艰巨,稳投资越要讲求高质量,不能“走老路”。
经济日报 / 2020-03-05 20:26:06
目前,疫情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从长远看,稳投资面临着发展预期不足、要素保障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尽快解决好,客观上会对我国“六稳”工作顺利开展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