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5 13:09:39
现在很多人想,中国的股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会不会成为国际资产的避风港?我觉得有这种可能,但对此也不要过于乐观。
经济观察网 管清友 / 2020-03-25 13:06:30
世界主要的经济体,特别是非常有活力的经济体,正在陆续进入到整个停摆状态中。整个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我想可能还会逐渐显现。一旦陷入停摆意味着什么?
2020-03-25 13:04:06
据了解,在稳定外贸基本盘的政策导向下,追求的不是外贸增速,而是在维持外贸渠道的基础上发挥外贸的基本功能。
新浪财经王永利 / 2020-03-25 11:05:25
现在,新冠疫情已经在全球大爆发,但全球总体确诊和死亡病例的高峰或拐点尚未到来,其传播的速度、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前所未有、远超预期,甚至可能出现失控的可怕局面,需要做出最坏的预测和应对准备。
姚洋 / 2020-03-25 10:52:01
多年以来,我都是相对的乐观派,但如今我偏向于谨慎悲观,原因有两个:第一,复工速度太慢,第二,没有解决民企融资的老大难问题。
姚洋 / 2020-03-25 10:50:45
今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只有35 7%,与1月份的数据相比减少了14 3%,下降非常严重。一般来讲,这个指数超过50%,说明经济是景气的,反之不景气。由于疫情的人际传播,服务业受损更大,2月份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只有30%,比上个月回落23%,比制造业更差。
人民日报 刘俏 / 2020-03-25 10:48:45
规模导向型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全新的经济微观基础,即具备价值创造能力的企业。价值创造不仅仅是为股东创造价值,也包括为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包括员工、客户、供货商、社区等提供长久的福祉。这样的企业,不仅展示出市场价值创造的能力,更多展现出定义美好的能力和实现美好的能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能力。
中国金融 / 2020-03-25 10:31:43
2019年以来,伴随全球经济下行、贸易和政策等不确定性上升,各大中央银行重回宽松周期,政策利率不断走低,此前尚未完成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经济体在低政策利率的泥潭里越陷越深,2019年9月12日欧洲中央银行、丹麦中央银行先后将政策利率降至-0 5%、-0 75%水平,主要经济体开始回归政策负利率。
新浪财经 / 2020-03-25 10:20:48
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难以独善其身,疫情全球大流行和金融危机,将从贸易、外需、产业链、金融市场、疫情输入、交叉传染等途径向中国传导。
新浪财经 / 2020-03-25 10:20:03
疫情全球大流行和金融危机,将通过贸易、外需、产业链、资本流动、金融市场、疫情输入、外汇、房地产等途径向中国传导。中国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难以独善其身,需严阵以待、做好准备应对。
新浪财经 / 2020-03-25 10:18:03
国内疫情有效遏制,但海外疫情快速蔓延,截至3月21日,海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病例超20万。美欧一开始不重视,错失控制疫情的黄金窗口期,而且由于国情不同,美欧在采取强力隔离、暂停聚集性活动等措施方面不如中国,导致海外防疫过程更加漫长,代价也将更大。
作者:刘国恩 / 2020-03-25 10:15:44
第一是信息如何更好地分享。未来信息产生的科学基础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科学探讨问题上鼓励人们大胆假设、仔细求证,要鼓励创新,也容许犯错试错。
作者:刘国恩 / 2020-03-25 10:14:59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蔓延,很多国家开始寻求通力合作,共同携手抗击疫情。
2020-03-25 10:00:30
经历两个月左右的艰苦抗疫,我国疫情已得到控制。但1-2月超常规下行的宏观数据表明,我国经济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未来国际疫情将如何演绎?全球经济会受到多大冲击?我国怎样才能走出疫情?
2020-03-24 13:55:40
当前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的重要时期,恰逢“两个百年目标”交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五期交汇”的重要历史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