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 / 2021-03-01 10:05:59
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齐心协力,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奋斗。
一财 / 2021-03-01 10:00:20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建议:淡化GDP指标作用,形成就业指标打头、GDP收尾的新衡量指标;建议用10到15年时间,中等收入群体由目前4亿人翻一番至8~9亿人。
海关总署 / 2021-02-28 15:19:44
据海关总署28日消息,目前正在全面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原产地规则和关税减让实施的技术准备工作。目前已完成原产地标准转版和原产地规则实施指引等中方提案的拟定,并将积极推动RCEP各方尽早达成共识。
新华视点 / 2021-02-28 15:15:33
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预计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447元,比上年增长2%。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
新华社 / 2021-02-28 15:14:41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6日以视频方式举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会上表示,全球范围内加快新冠疫苗接种是对经济复苏的最大支持。预计到2022年,绝大多数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在疫情中的人均收入累计损失将高于发达经济体。她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坚决和坚定的行动,加快疫苗接种,增加对企业和家庭的支持,以及加强对脆弱国家的支持。
中国绿色经济 陈玉荣 / 2021-02-28 14:29:44
新年伊始,关于乡村振兴的农业农村政策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词。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中国新闻社 / 2021-02-28 14:13:20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段表述是讨论当下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您觉得要畅通“双循环”的关键在什么地方?新发展格局的“新”又应该体现在何处?
中国新闻社 作者:杨伟民 / 2021-02-28 14:09:19
从可能面临的一些风险和挑战来看,当然首先还是疫情状况,实际上还是要高度重视,特别是要外防输入,因为一个局部地区如果再出现严重的情况,它不仅要影响当地的经济增长,同时因为我们的产业链是全国布局,也会给其他地区带来一定的影响,这是第一个风险。
中国新闻社 / 2021-02-28 13:59:54
去年美联储已经拿出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现在大放水的环境还在持续,您觉得这会不会给中国的货币政策制定造成一些压力,它有没有可能给中国国内带来输入型通胀呢?
中国新闻社 / 2021-02-28 13:57:58
去年没设增长速度目标是实事求是的。因为去年情况太特殊,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冲击,当时疫情会怎么发展也确实很难预料。
中国新闻社 / 2021-02-28 13:55:24
中国经济现在正在长大,而且在加快成长。2000年中国GDP总量是10万亿元,2010年达到40万亿元,2012年突破50万亿元,去年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除了经济总量,中国很多产品和基础设施总量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这跟中国人口基数大有一定关系,但总量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中国新闻社 / 2021-02-28 13:49:3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中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您觉得今年中国经济运行中最需要关注的风险点是什么?应该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
2021-02-28 13:48:22
日前,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纷纷发表预测报告,对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给予了积极评价,而且给予了非常乐观的预测值。这充分展示了这些机构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信心。
中国新闻社 / 2021-02-28 13:46:49
中国经济率先复工复产,而且实现稳定复苏,增强了全世界各国人民抗疫斗争的信心、推动本国经济复苏的信心。中国在这两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给世界人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复工复产、推动经济复苏,提供了中国经验。
中国新闻社 作者:盛来运 / 2021-02-28 13:45:20
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中国经济数据。疫情之下,去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2 3%,经济总量跨过10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大关。这是一份非常靓丽的成绩单。我的评价是:好于预期、来之不易、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