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 2021-05-19 11:10:08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科技创新提出重大需求,迫切需要解决方案。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路径,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更好发挥院士作为关键少数的重要作用。
经济日报 / 2021-05-19 10:55:48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循环的变革调整是大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动因看,一是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特别是中国发展迅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极大改变着全球消费和生产布局,这是国际循环变革调整的重要原因。
经济日报 / 2021-05-19 10:54:08
今年一季度,全球债务规模出现了10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下降,但较疫情前水平依旧保持快速增长。同时,全球债务规模体量巨大、偿债能力不均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其中新兴市场国家政府债务风险尤其值得关注。
经济日报 / 2021-05-19 10:49:42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代表,汽车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如何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巩固壮大根基,推动我国汽车业跃上高质量跑道?针对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人民日报 / 2021-05-19 10:38:06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 7%,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下降0 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5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兴动能培育壮大,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发展态势。
金融与发展 / 2021-05-18 23:42:35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吉塔·高品纳斯就新冠疫情下分化的经济复苏撰文。她认为,新冠疫情不仅造成了短期的经济损失,还留下了潜在的长期创伤,这可能进一步加剧分化趋势。要摆脱新冠疫情并尽可能降低其长期创伤效应,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措施。
经济参考报 / 2021-05-18 23:36:15
5月17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中央农办、国家乡村振兴局等30个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精准对接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发展需要,推进消费帮扶提档升级。
经济日报 / 2021-05-18 23:23:31
中国未来五到十年最大的发展潜能是什么?GDP指标适合挂帅吗?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进”?近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做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深谈》节目,对上述问题做了深度解读。
经济日报 / 2021-05-18 23:14:58
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福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着力在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外向型经济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 / 2021-05-17 17:56:0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农办、国家乡村振兴局等3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十四五”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出安排
经济学家圈 / 2021-05-17 17:54:36
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5月1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刘鹤主持会议并讲话。此次会议还专题讨论了面向后摩尔时代的集成电路潜在颠覆性技术。以下是会议通稿:
经济参考报 / 2021-05-17 13:49:11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不仅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同时也是维护中国经济独立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5-17 13:41:18
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公布,数据凸显我国面临的人口变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 6亿人,在整体人口中的比重达到18 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 50%。
2021-05-17 13:32:00
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为巩固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抢占制造业发展的先机,主要发达国家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出台智能制造相关战略规划,如德国推出工业4 0、美国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等。
经济日报 / 2021-05-17 13:29:43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21年降成本重点工作,落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为市场主体纾困。在一系列措施中,“持续合理降低税费负担”尤受关注。当前,要推动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惠及市场主体,为经济稳定恢复提供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