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30 11:21:27
2022下半年中国经济复苏或将经历“分层递进”的过程。第一层是,疫情冲击的恢复——消费复苏、生产重启。这在5月的工业增加值同比转正、商品消费同比降幅显著收窄、基建投资增速明显反弹中,已得到初步体现,6月随着疫情防控压力下降,此前受场景限制的餐饮消费和生产活动或将呈现“深蹲反弹”。
中国新闻周刊 / 2022-06-30 11:15:52
今年3月至5月,受奥密克戎疫情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2022年中国经济开局便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为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1月央行便推出20个月来首次降息;3月两会确定的广义财政预算赤字规模达到9 74万亿,向2020年水平靠拢;房地产、高耗能产业的紧缩性政策,也不断转向放松。
中证报 / 2022-06-30 11:12:24
本轮稳经济政策凸显抢速度、加力度、有温度、见准度的特点,统筹当下与未来,发展与安全。面对复杂严峻形势,抢抓时间窗口,稳经济政策尽早出台、加速落地、尽快见效,以全力稳住二季度经济,并为全年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学而时习 / 2022-06-30 10:58:07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经济日报 / 2022-06-30 10:53:07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2022-06-30 10:10:32
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要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这是日前审议通过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的题中应有之义。
经济日报 / 2022-06-30 10:03:27
又一个七月来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1个年头。历史犹如一条长长的时间河流,从过去奔涌而来、向未来逐浪而去,洗炼那些深沉邃远的恒久叩问。
新华社 / 2022-06-30 10:01:49
新华社武汉6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22-06-29 15:41:40
麦浪滚滚,陇东大地迎来丰收季。6月27日,2022年中国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举行,潍柴雷沃全系列智能农机集中亮相“陇东粮仓”,农机国家队阵容全面展示现代农业“智慧”新图景。
2022-06-29 15:42:50
青山云漫,麦野烁金,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的甘肃庆阳迎来丰收季。6月27日,2022年中国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举行,潍柴雷沃全系列智能农机集中亮相,全程无人化作业令人叹为观止,现场描画出一幅现代农业“智慧丰景”图。
学习时报 / 2022-06-29 14:59:3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增强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求是网 / 2022-06-29 14:44:13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扬帆起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3年多来,大湾区建设推出了哪些政策举措、取得了那些发展成就、积累了哪些经验启示?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肖渭明。
求是网 / 2022-06-29 14:27:43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
界面新闻 / 2022-06-29 14:17:22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周六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六大挑战,稳增长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还应继续加码。他建议上调赤字率或发行特别国债,与货币政策更好配合,推动内需扩大。
中国经济网 / 2022-06-29 14:13:08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工业经济在经历了4月触底之后,5月增幅实现由负转正,呈现恢复性增长。在看到积极变化的同时,还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要及时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加快筑牢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基础,提振经济回升动能,稳住宏观经济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