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 2022-07-19 15:01:10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科技类社会组织建设,有利于团结动员科技工作者自觉服务“国之大者”,充分发挥科技类社会组织作为国家智库的作用,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经济日报 / 2022-07-19 14:42:39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稳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经济日报 / 2022-07-19 14:41:03
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既是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系统概括
人民日报 作者:周人杰 / 2022-07-19 12:47:13
“再次印证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特点”“充分释放了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动能,展现出应对国际局势动荡的韧性和潜力”“外资企业普遍看好在华发展前景”……面对中国经济“半年报”,许多专家学者和经济界人士如此评价。
金融界 / 2022-07-19 12:16:29
6月经济加快恢复,地产成为下半年的关键:2022年二季度经济增长数据点评,二季度国民经济受局部疫情和外部环境显著冲击,不过在一揽子稳增长措施下,5、6月经济逐步向正常水平回归,二季度GDP顶住压力实现0 4%的正增长。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07-19 12:14:17
止住下滑态势、顶住压力、企稳、回升!这是国家统计局刚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展现出的积极变化。4月主要指标深度下跌,5月主要经济指标跌幅收窄,6月经济企稳回升;二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 4%;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 5%。
新华社 / 2022-07-19 12:12:21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疫情反复、国际局势新变数增多等超预期因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二季度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2 5%,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中国银行保险报 / 2022-07-19 11:38:53
7月17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近期重点工作进展接受了《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该负责人表示,在疫情扩散导致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增长的背景下,银保监会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引导银行贷款、债券投资等社会融资合理增长,释放更多金融资源,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新增约14万亿元。
证券日报 / 2022-07-19 11:30:32
随着中国经济“半年报”的出炉,可以看到,即便在二季度受国内外等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上半年,我国GDP仍实现了同比2 5%的增长,且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新华网 / 2022-07-19 11:23:37
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以来,稳投资加码发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新基建蕴含新机遇,一项项重大工程抓紧推进,投资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注入持久动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 / 2022-07-19 10:58:29
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融资有关问题。
母基金研究中心 / 2022-07-19 10:56:41
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中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明显放缓,16-24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达18 4%,创有数据统计以来新高。如何调动和激活民间市场化的投资力量?投资行为如何兼顾破局当下的困境与良性健康的长期发展?如何解决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等重大问题?如何在中美博弈中占得先机?
宜信财富 / 2022-07-19 10:37:19
7月15日,备受关注的中国经济二季度GDP数据出炉!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GDP达56 26万亿元,同比增长2 5%,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 4%,实现正增长。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的表现,是在超预期的三重压力下展现出强大韧性。
中国工业报 / 2022-07-19 10:30:17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同比增长2 5%。其中,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顶住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严重冲击,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增长。
泛华集团 / 2022-07-19 10:21:40
告别2021年,迈进2022年。全球经济进入新冠常态化第二年。中国经济先于其他国家,从疫情影响中复苏。但外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疫情蔓延和各国控制疫情的措施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等活动,打破了现行全球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加之中美关系近两年遭遇一定的困难,“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