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 / 2020-10-09 12:57:32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应对国际严峻复杂形势的关键之举,也是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韧性的迫切需要。
经济日报 / 2020-10-09 10:38:20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央立足国际国内大势变化,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 2020-10-03 00:10:22
当前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特征更加明显,未来一段时期,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更为倚重内需潜能的强劲释放,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将更多依托国内市场。
经济日报 / 2020-10-03 00:03:59
内需是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最坚实的基础,不仅在目前稳定经济基本盘中发挥支撑作用,而且在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中也要发挥关键作用。
政委灿荣 / 2020-10-02 23:53:59
现在大国竞争又回来了,我们大国关系在冷战以后有十几年是不错的。那时候的主要原因还是美国比较自信。冷战结束了,苏联没了,美国就成了“一超多强”当中的“一超”。那时它很自信,它对我们挺包容,而且影响着我们,对俄罗斯也比较包容,所以在那十几年里它还挺自信的。
湖南日报 作者:潘小刚 / 2020-10-02 00:24:46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要求,湖南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是对湖南发展的信心鼓舞之言,亦是对湖南发展的殷切期盼之语;既体现了对当前湖南发展方位的科学判断
光明日报 作者:夏杰长、谭洪波 / 2020-09-30 12:53:53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国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促进经济长远更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经济日报 / 2020-09-30 10:04:07
我们该如何应对国内国际出现的新挑战,更好释放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如何进一步稳就业、保市场主体?如何更好推进新型城镇化?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围绕这些话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
大公报 作者:林毅夫 / 2020-09-29 13:18:04
近日,大公报-大公网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独家解析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中美竞争合作、“十四五”规划的要义、改革红利和人口红利、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香港未来发展路径等。
作者:刘世锦 / 2020-09-29 12:30:13
最近,有人说是中国要由外循环转成内循环为主,这个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中国经济历来以内循环为主。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09-28 11:26:19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六届全球智库峰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指出,当下全球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
人民日报 作者:彭文生 / 2020-09-27 14:37:02
保持经济在三、四季度的复苏态势,关键还是扩大消费,这不仅是应对当前形势的重要选择,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长期支撑
中国新闻网 / 2020-09-26 16:22:07
9月25日,第三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于福州举行,黄奇帆在会上主旨演讲中提出上述观点。黄奇帆提出,“双循环”战略不是“内敛收缩”,而是加快形成内外良性循环的战略选择。“双循环”格局下,需尽快打通全流程创新链条。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 2020-09-26 16:13:56
“内循环”这一政策思路的提出,与以前讨论的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经济结构调整与再平衡等理念的提出背景有很大不同。“内循环”是在美国挑起贸易战、中国面临与外部世界新一轮“脱钩”风险甚至全面冷战风险背景下提出的应对之策。
新浪财经 / 2020-09-26 16:00:22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20年第三季度)于2020年9月2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陈文玲出席并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