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作者:范希春 / 2020-11-30 17:13:5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11-27 11:42:2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开启新发展阶段、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召开的,担负着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因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全会。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11-25 14:47:17
日前,全国政协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最新的重大指导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一定要深刻理解当前我国面临的复杂严峻的形势,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和深层次变革,
中宏国研 / 2020-11-25 12:19:13
“2021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于11月14日-15日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辛国斌出席并致辞。
人民日报 / 2020-11-25 11:18:4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京报 / 2020-11-25 10:29:50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0月份主要宏观指标显示,中国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如何看待今年全年和2021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宏观宽松政策应该何时退出?新京报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
国研网 作者:魏际刚 / 2020-11-24 23:00:06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财网 / 2020-11-23 18:19:06
今年6月,阔别中金公司六年后,彭文生重回中金并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一职。他回归后,先后就“后疫情时期”中国经济的另类复苏、外生冲击消退后如何面对内生波动、数字经济在下个十年带来的颠覆性改变等诸多关键问题发表了研究成果。
学习时报 / 2020-11-20 10:22:52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一大亮点是,重申并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担当:不仅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且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确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远景目标之一。
学习时报 / 2020-11-20 10:20:08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也是“十四五”时期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企业观察家 / 2020-11-20 10:06:17
11月15日,历时8年达成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诞生了全球最大自贸区,其中的“零关税”政策引发热议。那么,这一政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真的准备好了吗?
国新办 / 2020-11-17 15:49:32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累计增速首次转正,大家也非常关心10月份的经济运行情况。从10月份的情况来看,国民经济继续延续了稳定恢复的态势。10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继续稳定恢复,经济的增长面在拓展,恢复过程中的不平衡状况在改善,增长的势头进一步巩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2020-11-17 14:16:34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2020-11-12 11:15:07
近日,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彭文生最新撰文表示:前瞻来看,2021年年初有效疫苗将会落地。随着疫情这一外生冲击消退,经济内生的周期波动成为主导力量,我们需要回到传统的经济周期框架来思考阻碍或者限制经济复苏动能的因素,即债务和通胀风险。
作者供稿 / 2020-11-11 13:53:17
30年多年来如何看待大国的兴衰,基本没有摆脱西方主导国际秩序与国际关系格局的传统视角,无论是前者研究不同地区的大国兴亡,还是后者认为中美冲突不可避免,都不能深刻认识中国的历史发展逻辑的潜在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