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发院 作者易纲 / 2021-09-28 23:48:05
“中国”成为我们国家的名字是辛亥革命以后。居中之道,不偏不倚即为中,是我们渴望和追求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对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也有指导意义。
光明日报 作者:李捷 / 2021-09-25 23:10:55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21-09-23 15:07:29
日本在经济发展和人口转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人口转折点对经济增长的冲击。20世纪90年代初劳动年龄人口到达峰值,标志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潜在增长率降低。2009年总人口到达峰值,强化了总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9-23 14:39:06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辟了新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史上的新境界,谱写了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2021-09-23 14:19:13
疫情防控既得益于科技,反过来也促进了创新,研究者在10个月内完成了以前10年才能完成的疫苗研发,数字模式使得大隔离下关键经济活动得以维持正常。应对疫情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经济日报 / 2021-09-22 17:06:03
我国已经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但更好释放消费潜力依然面临不少体制机制约束,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相对滞后,促消费方面的一些基础设施还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做好下一阶段的经济工作,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投资后劲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光明日报 作者: 蔡昉 / 2021-09-22 16:45:3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人民日报 作者:王京清 / 2021-09-22 14:25:02
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我们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认真贯彻其实践要求,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 2021-09-22 11:39:15
事实是我们讨论理论关系的基础。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引起很多其他国家的政策跟进。宽松货币政策有很多的争议,也受到很多的批评。宽松货币政策到现在已经执行多年,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是怎么样的?理论界对宽松货币政策的一些看法和认识大概是怎么样的?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 2021-09-22 11:21:57
中诚信投资集团首席执行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马险峰认为,中国经济复苏态势相对比较稳健,但同时面临一些风险挑战。他认为从资本市场相关数据反映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看,宏观经济态势有四个特点。
界面新闻 / 2021-09-20 23:04:53
如何看待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特别是如何看待自去年以来迄今频繁出现的一系列经济与社会的现象?譬如“网络平台”整顿、各地房市调控政策频繁出台、反垄断反资本无序扩张、整治网络游戏、整顿演艺圈、实施教育双减政策、学区房政策调整,以及去年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不久又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清华金融评论 / 2021-09-20 22:46:55
“伴随着一些国家物价指数的上升和资产价格屡创新高,人们愈加关注未来的通胀走势,关注阶段性低利率、零利率及QE延续过长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负面后果。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郝涛 / 2021-09-16 17:23:31
千年夙愿,百年奋斗,今朝圆梦。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我国实现了从基本解决温饱到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迈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经济参考网 / 2021-09-15 10:27:21
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9月10日在2021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表示,人民银行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出台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引导金融业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
北京日报 / 2021-09-14 18:19:21
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