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2 13:35:38
5月宏观数据显示,疫情缓和叠加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中国经济呈现恢复势头,工业生产恢复正增长,基建投资、出口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相比之下,居民消费表现持续低迷,社会零售总额仍然是负增长,同比下降6 7%,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拖累。
经济日报 / 2022-06-21 15:17:49
全国政协日前召开的“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为如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数字经济代表着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推动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实体经济水平、增强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2-06-20 15:07:11
日前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指出要“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规定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今年已下达的3 45万亿元专项债券,并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这一举措,形成了清晰的工作进度时间表,对于更好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功效,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北京日报 / 2022-06-20 12:53:51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进一步推低经济全球化潮流,正在改变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和全球产业链布局。无论是对中国来说,还是对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而言,这个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格局都提出三个逻辑上紧密相连的任务。其一,提高作为大国博弈基础保障的国家竞争力迫在眉睫。
人民日报 / 2022-06-20 12:48:02
近段时间,受疫情多点散发、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等因素交织影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加快建立工作机制,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多措并举打通卡点堵点,推进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运转。
经济日报 / 2022-06-20 12:42:41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稳经济、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进出口保稳提质”纳入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的重要内容,要求“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近日,《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印发
人民日报 / 2022-06-17 16:20:53
近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支持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这是继去年出台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后,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大湾区建设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 / 2022-06-17 15:29:44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是关系吃饭问题的基础产业,农民是关系政权稳定的基本群体,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战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
人民日报 / 2022-06-17 15:12:12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建设顺应了世界发展与开放合作大势,是亚太区域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全球化面临冲击、国际经贸规则体系遭受严重挑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巨大困难的背景下,RCEP的成功签署和生效实施彰显了亚太国家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域内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共生,是亚太和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
人民日报 / 2022-06-16 10:45:10
今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出台实施有力有效,政策组合拳的时间效应、集成效应、协同效应、引导效应、创新效应持续显现,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
2022-06-15 14:28:49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后,全国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均得到快速发展,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改善居民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经济参考报 / 2022-06-14 17:23:04
3月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本已受到三重压力负面影响,叠加近期的超预期因素,受到的冲击影响更为严重。
经济日报 / 2022-06-14 16:03:45
产业融合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反映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消费升级对产业发展演进的深刻影响。我国高度重视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并将其作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北京日报 / 2022-06-13 11:48:07
自2008年以来,中国每年为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5%至30%之间,如果能保持这一贡献率,美国以外那些国家为了自身的就业、社会稳定和发展,不能没有中国市场,就不会轻易掉进美国的圈套。近几年,我经常在各种场合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保持快速发展是我国驾驭大变局的基础和关键,是我国最大的大局、最大的政治。当前,中国经济遇到哪些重大新挑战,怎么应对
经济日报 / 2022-06-13 10:00:18
交通是发展的“先行官”,我国已成为交通大国,但还有不少短板。要坚持适度超前,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这是日前在交通运输部召开的座谈会提出的重要政策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