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秀:深入解读经济工作的五个“必须统筹”
《求是》2025/05 / 2025-03-03 12:20:59
五个“必须统筹”体现了重大理论创新
二、五个“必须统筹”体现了重大理论创新
理论源自实践,又高于实践,引领实践。五个“必须统筹”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总结提炼新时代经济发展成功实践提出的重要理论概括,体现了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个“必须统筹”的重要论述,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为系统、全面地认识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时代问题提供了全新理论视野。
科学提出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市场是现代社会配置资源的基本机制,政府也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世界范围的普遍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关系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必须高效结合、相互协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需要强化系统观念,防止错位缺位,形成高效协同配置资源的合力。关键在于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只有在自身职责领域更好发挥作用,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久动力。
科学提出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供给与需求是从理论角度对经济活动的抽象,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运行的机制。从供给角度和需求角度看经济,可以提出不同的政策设计,但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是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这种平衡是相对、动态的过程,实现这样的平衡,需要从供需两侧协同用力。供给和需求互为条件、相互依存,辩证统一于经济运行的全过程。现实中,总供求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没有绝对的、一劳永逸的平衡,但可以在双方不断相互适应中实现动态的总体平衡。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动态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只有统筹谋划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才能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科学提出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经济发展是一个动能接续更新的过程,新旧动能的转换是客观要求。但科技和产业进步是连续发展的,新动能不可能凭空产生,而是来自旧动能的脱胎换骨。经济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动能来推动,既包括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的动能,也包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更新旧的动能,必须加强新动能培育和旧动能更新的协调联动。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及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一定要辩证地看、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强调的是先进生产力的“质态”,而非某个新兴产业或传统产业的“业态”,新动能不简单等同于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也能孕育产生新动能。从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的规律看,前一代工业革命是后一代的基础,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的基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没有传统产业打基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只能是空中楼阁。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一般都有庞大坚实的传统产业体系作为支撑,这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科学提出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经济发展既是国民收入提高的过程,也是社会财富积累、资产负债扩大的过程,前者是增量,后者是存量。传统的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理论主要关注增量,存量问题关注不够。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社会资产负债不断积累,两个方面紧密相关、相互作用的关系日益凸显,宏观经济治理必须扩大视野,把增量和存量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管好资产和调整负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这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大创新。党中央提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发展二手房、二手车市场,都是以盘活存量来做优增量之策。从很多地方的实践看,善于盘活存量资源、资产、资金的地区,推动发展的成效也更明显。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做优增量能够为盘活存量提供条件和机遇,盘活存量能为做优增量提供空间和资源。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更好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资源跨时空有效配置。
科学提出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经济发展是“质变”与“量变”相统一的过程,质变是量变的内在目的和方向,量变是质变的现实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把握“质”与“量”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目前我国尚未跨进高收入国家门槛,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质和量都必不可少。要坚持以提升经济质量引领和扩大经济总量,以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开辟新境界、开拓新空间,通过生产力质的提升带来新的投资和消费机会,产生量的跨越式增长。要以扩大经济总量为提升质量提供沃土和空间,更好发挥我国的大国经济优势,把我国人口和人才众多、幅员辽阔、资源多样、储蓄率高等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规模,在量变基础上不断催生质变,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五个“必须统筹”充满辩证法,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