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栅洁:干字当头 奋发有为 扎实推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学习时报 / 2025-02-17 10:11:22
全力推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落地见效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打好政策“组合拳”,持续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4年以来,扎实推动“两重”建设,加力推进“两新”工作,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内需潜力有效激发。全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比上年增长15.7%,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2.5个百分点,全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大宗耐用消费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下一步,将大力提振消费,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更新换代潜力大的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快提升回收循环利用水平。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进一步提高国债资金对项目的支持比例,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并优化支持范围,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持续推动重大项目引入民间资本。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以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加快产业创新步伐,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截至2024年末,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交付16架,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并首发成功,5G基站达到425万个。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大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加强供需调控和产销衔接。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抓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立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的改革蓝图。2024年以来,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市场环境更趋规范有序,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持续优化,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下一步,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深入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2024年以来,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对外投资和国际产能合作加速发展。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近6万家,同比增长9.9%,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10.5%。下一步,将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2024年以来,坚持系统谋划、持续发力,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下一步,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大力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工作,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以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第二轮乡村全面振兴规划印发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下一步,将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补齐城镇建设中的短板弱项。严守耕地红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入实施以工代赈。
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2024年以来,系统谋划出台实施一批重要区域规划和政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引领带动作用凸显,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东数西算、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跨区域合作重大工程有力推进,东北地区维护“五大安全”能力不断增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推进区域内战略深化实施,推动区域间联动融合发展。提升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4年以来,出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出台施行《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2.7%,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0.4%,比上年上升1.0个百分点。下一步,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好能耗双控收官战,努力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加快建立一批零碳园区。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
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2024年以来,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民生保障更有力度、更显温度。下一步,将落实更多惠民生举措,更大力度促进就业,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着力促进居民增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完善“一老一小”设施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改善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