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林:着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
2023-06-29 09:29:17
着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
——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利条件有哪些,下一步应如何推进?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
问: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收获了哪些进展,积累了哪些优势?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规模稳定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配套更加完善,出口遍及全球,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攀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物质基础更加坚实。2012年至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3.5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从2010年开始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形成了结构完整、配套齐全、能力强大的产业体系。
技术水平稳步提升。轻工纺织、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等领域创新能力大幅提高,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5G、光伏、风电、高铁、新能源汽车、卫星等领域产业技术水平达到世界领先。同时,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和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相继涌现。
要素资源丰富健全。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居世界第一,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纳米材料等前沿领域人才济济,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庞大,可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大人才支撑。我国还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制度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有助于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实现更好结合。在多年发展中,政府部门积累了产业规划、政策、组织等各方面经验,在增进竞争、培育市场、激发企业研发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有利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制度体系、政策体系加快形成。
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这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着力突破产业瓶颈。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中一些核心零部件、核心软件、关键材料和关键装备仍面临“卡脖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大循环的畅通运行。为此,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
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要支持其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要加快发展壮大新动能。当前,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演进。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着力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同时,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实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此外,我们还要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同时从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入手,着力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问: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当具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三个基本特征。围绕这些方向,我们应如何发力?
答: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推进、步伐坚实。智能工厂、智慧园区加快建设,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水平全球领先。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加快发展,绿色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深度融合、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化发展步伐加快,供应链管理、服务衍生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同时也要看到,由于认知水平、投入门槛、相关人才、转型风险等方面原因,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存在“不愿转”“不敢转”“不能转”等问题。下一步,有关部门还须系统施策、久久为功,通过有力有效的政策举措,支持和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水平持续提升。
支持和推动产业智能化。建议以石化、钢铁、有色、船舶、轻工、纺织等产业为重点,深入梳理相关产业智能化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整合各方资源,聚焦自主工业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领域补足短板,加快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新路径。
支持和推动产业绿色化。建议进一步摸清工业细分领域能耗和碳排放情况,积极拓展能效水平范围、适时提高现有标准。同时,发挥绿色电价、节能监察、环保执法、财政金融等政策激励约束作用,用好用足各类政策工具,科学有序、稳妥有效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支持和推动产业融合化。下一步,要聚焦创新链和产业链高端环节,持续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引领实体经济迈向中高端。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