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视角 > 徐林:如何走出经济增长减速的困境 详情

徐林:如何走出经济增长减速的困境

2023-06-20 21:21:43

持续投入科学和技术创新

 
3、持续投入科学和技术创新
 
在体制机制创新基础上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是全方位创新的另一个翅膀。应该说,我们国家很多年以来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创新投入,所以我们现在全社会研发支出占整个GDP比重已达到2.55%这样的水平,研发支出总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比欧盟所有国家加起来还要多。
 
作为持有投入和努力的结果,中国创新成果也在不断显现,如果用注册专利衡量,过去五六年每年新注册专利数在全球都名列第一。
 
可能有人说中国的专利质量不怎么样,也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我相信专利质量也在持续提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要有一个过程。在持续加大创新投入的过程中,我们国家的投入结构中政府的比例还低于美国,也就是说政府在研发投入中的作用比不上美国。美国政府在研发投入中的比重大约在30%左右,中国已经持续提高到24%左右的水平。
 
考虑到政府研发投入更多是用于基础研究和原创研究,那么我想中国政府过去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研发投入是比不上美国政府的。如果考虑美国政府持续这么多年都是如此,我们就可以想象为什么中国在基础研究和原创研究方面和美国有很大差距,这个差距也不是几年就可以改变的,这是持续不断地加大投入慢慢形成的结果。
 
我看了一下中科院一年的费用,去年大概为1700亿左右,这已经提高了,但也只是比华为一家企业研发投入高一点,前两年我记得大致是相当的。整个中科院系统一年的经费只略高于华为一家企业,我理解中国在基础研究的投入应该是相对不足的。所以今后不仅要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也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研发投入,好的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
 
当然,创新结果和效率如何,不仅仅是投入问题,也与创新体制密切相关。
 
在涉及创新体制的模式方面,最近说的比较多的是新型举国体制。为什么会有新型举国体制,那是因为我们有老的举国体制,老的举国体制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两弹一星这样的问题,被认为是有效的。
 
现在我们面临一些大的技术难题,有些是卡脖子技术难题,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收紧了对中国的技术和装备出口后,很多人觉得我们还需要搞一些举国体制,用举国之力来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但又不能说用老的举国体制,毕竟老的举国体制是指令性计划经济的产物,如今我们实行市场经济,所以说要搞新型举国体制。问题是新型举国体制到底是新在哪里?目前没有官方全面完整的阐述。
 
我个人认为创新体制非常重要,主张在政府支持基础上更好激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上研发的模式,政府更多侧重于基础和原创研究。
 
举国体制不太可能解决量大、面广、点多的科技创新需要,不同产业多样化的日益细化的科技研发创新问题,还主要靠企业去完成。新型举国体制只能去集中资源,解决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和少量关键的通用卡脖子技术问题,但是难以解决所有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因为中国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其实是非常多的,不只是半导体设备或某几个领域的技术和设备,从实验设备,到材料技术,到关键原料和软件、元器件等,不同领域都可能有各自卡脖子的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不能离开国际合作。在面临封锁时强调自力更生和自主自立是必然的,但什么都自力更生就回到改革开放前的老体制了,那种封闭体制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与国际先进差距越来越大,所以中国不能再回到原来老路上去,即便美国如此发达的科研能力,也做不到全部自主。
 
所以我们的新型举国体制,可以有自己的自主重点,但是整个体系不能是封闭的,是必须多元开放的,政府应该努力维护相对友善的外部环境,为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与分工创造条件。
 
通过持续不断地科技创新,可以形成持续不断地新的增长动能,这也包括颠覆性破坏性的创新和动能。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企业家精神本质上就是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精神。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