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如何走出经济增长减速的困境
2023-06-20 21:21:43
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全方位创新
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全方位创新
既然我们国家的要素条件在恶化,要素配置效率提高速度也在下降,那怎么才能保持经济增长势头不被弱化呢?
其实经济学都是有标准答案的,你要是找ChatGPT问一问这个问题,如果有一个国家要素条件在恶化,要素配置效率也不高,这个国家如何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
他会给你一个很标准的答案。对中国来说也没有什么例外,也很难会有一条不同的道路,因为过去经济学形成的结论也不是凭空的产生,是在那么多国家经历和那么多学者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一般的理论和指导意义。其实对中国来说也是一样的,这个出路就是通过创新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用我们的话语体系来表达就是要通过全方位创新提高创新驱动增长的能力。
1、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
我们来看中国经济的未来,我们政府经常会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这毫无疑问是稳定信心的一句话。但是有多少人仔细思考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对基本面可能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站在我个人的角度看,我出来做投资之后,和企业打交道比较多,广泛接触各类企业、企业家和普通劳动者,我对基本面的理解变得更加清晰和深刻了。我觉得中国不断学习、刻苦耐劳、持续创新、渴望致富的中国企业家和中国老百姓,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的基本面,而且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以我个人的看法,如今在这个世界上,你已经很难看到像中国这些老百姓这些企业家这么刻苦的,特别是这些民营企业家,能够如此刻苦耐劳、忍辱负重地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为中国和全球提供物有所值,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并努力赚取其中的每一分利润。欧洲人舒适惯了,日本人也不会如此刻苦,美国和中国相似度虽然更高,但我觉得美国人论吃苦耐劳也比不上中国人。中国人只要有钱挣,让吃什么苦都愿意,我觉得这是我们最值得骄傲并需要好好保护的基本面。对此,我记得马斯克都是有过赞美的。
政府应该更加高效地利用并保护好这样的基本面,利用好自己的企业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另一个标准答案就是:在劳动力数量趋于减少的情况下,应该努力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质量,比如加强培训、加强教育等,更加高效地利用我国的人才资源,减少人才浪费。当然,其实我们过去这么多年一直也在做这些事情,教育规模和教育层级持续在提高,最近政府还提出了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目前,体制内退休人才的利用值得关注。按目前的规定,很多很好的体制内退休人才,虽然还有用武之地,但被过于严苛的规定限制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人才浪费。从长期看,未来还会出现机器人对劳动力的更加高效的替代,愿意从事制造业生产线岗位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少。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基本面好好珍惜,好好地发挥,中国经济就很有希望。所以我对中国经济、中国产业的竞争力是不太怀疑的,因为中国企业家会在创新方面,在成本的控制方面努力去做到极致。这也是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我记得北大国发院周其仁老师在广东佛山有一些制造业的持续深度调研,我觉得他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个现实。
2、市场化导向的体制机制创新
要加快推进市场化导向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要通过创新获得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种创新对中国来说必须是全方位的。所谓全方位,就是不是一般人认为的科技创新,首先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因为体制机制和经济增长关系是非常非常密切的,这个观点在ChatGPT里找也可以得到标准的回答。
对中国来说,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国四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人民富足和国家富强。对此,中国共产党的文件有些明确的总结和肯定。
在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文件有些持续的表达,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演进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都是全党形成的共识。这意味着我们都认识到,只有推进市场化改革,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也就是说资源配置效率或要素配置效率高不高,其实就取决于市场化改革到位不到位。如果政府配置资源比例太高,国有企业配置资源比例太高,国家的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就会下降,这是很多经济学者用数据实证证明的结论,不是先入为主的主观结论。
与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有差距的。我们现在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国有企业对资源配置的规模,我觉得近些年比过去反而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也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是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推进市场化体制机制创新,一定要维护好国家的统一大市场。我们党中央有专门的文件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但这不是简单的说说写写,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改革。
我觉得对中国来说有几点是必须要做到的。第一是城乡分割区域分割的制度应该尽快终结,很遗憾的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我们至今没有破除,在户口制度以及基于户口的社会保障差异方面,依然是城乡分割和区域分割的。在超大城市户口管制方面,不但没有放开,管制还更严格了。我们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只要有工作就能落户口,如今很多研究生毕业找到了工作也落不了户口,给很多人带来了工作和生活中的不便。只要这样的条件存在,就一定会有地方保护,只要有地方保护,保护都是低效率,就不可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我举个身边的例子,我经常去不同的城市出差,会比较哪个城市的出租车更好?我发现北京的出租车与深圳和上海相比就差一些,因为北京的出租车用的主要是北汽或者现代这种本地产的车,其实背后就是一种地方保护行为。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在招商引资引进整车企业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大量的财政补贴,既然花了大量的钱补贴这些车企,当然就要用它的车,支持企业销售也有利于当地税收。当然,如果北汽和现代的车很好,就不会给人如此的感觉,但遗憾的是现实并非如此。在深圳,大量的出租车包括滴滴专车都是深圳产的比亚迪或是广汽的埃安,这些车都不错,感觉就好很多,但背后可能也有地方保护。
大多数人觉得像北京这么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给国家撑门面的城市,出租车不应该比深圳、上海差,上海没准也有自己的地方保护,更多用的是上海通用或者上海大众,只是那个车可能会显得更好一点。举这个例子可能会得罪人,但像这些问题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很多地方搞新能源车补贴,好多地方一定要把新能源车弄到当地建生产线才可以提供补贴,这是很多地方通行的做法。这种做法往往和地方保护是联系在一起的,只会保护一批落后和产能过剩。但是即便如此,我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过洗牌之后,一定会有一批企业最终倒闭破产,形成较大规模的资源浪费。
所以统一市场制度建设,确实不是喊口号那么简单,而是要做一系列的改革,而且这种改革往往是底层的制度改革,涉及到中国经济社会制度最基本性的一些安排,这些东西如果不触及不改革,要真正建立统一的大市场是不可能的。统一大市场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是中国的市场优势所在。小国经济有很多东西搞不了,因为市场太小很难实现规模经济,大国经济大市场才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有了规模经济就会有更细的专业化分工,更高效率更强的竞争力,这是经济学里面非常浅显的道理。中国之所以能够建立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并具有竞争力,也是因为大市场的规模经济优势,所以我们不能让统一大市场的优势和效率因为区域分割、城乡分割受到削弱。
此外,产权保护特别是私人产权的保护也至关重要。没有好的产权保护,就不会有好的创新和长期投资,因为所有的创新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创新,都会有大量持续的长期投入。当创新成果得到商业化展现的时候,不仅仅是创新形成的知识产权需要保护,也包括整个企业创新发展规模扩大后形成的企业产权,这种基于法治的私人产权保护,对一个企业家来说是从事并扩大长期创新投资的信心来源和制度基础。
如果产权保护不好的话,企业家就不会有长期的眼光去做风险较大的创新投资,也不会有发展百年老店的长期构想,这实际上会给经济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中国股市,如果产权保护不好,中国股市上的微观主体就不会有长期打算,股票市场的微观基础就不会稳固。
很多老板把企业做上市以后,可能就会想办法套现一部分资产并把钱预防性转移一部分出境,只要企业老板有动机,在目前条件下实施起来并不困难。所以我觉得基于法治的产权保护制度对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和创新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制度基础。
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微观基础如果不稳定,整个国家社保资产和保险资产,以及投资人在资本市场上的资产配置,就会充满风险,股市的财富积累效应和融资功能都会受到不利影响。
另外还有就是要进一步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降低国有企业配置资源的比重,不断地提高民营经济的比重。
当然,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就不用我说了,各种贡献可以说出一大堆数字,真正让民营企业有很好的稳定的发展环境,其实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政府做,还要推动一些改革,建设好的制度和环境,就不需要出那么多文件了。
在我的记忆中,促进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文件,国务院之前就有至少两次,这还不包括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各种讲话,为什么如此反复强调还有企业老板不放心,根本原因是政策多变,缺乏稳定和可预见的依法治理。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