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视角 > 钟正生:宏观视角下看待房地产发展 详情

钟正生:宏观视角下看待房地产发展

经济观察网 / 2023-06-10 10:35:11
在2023年6月7日由经济观察报、经观传媒举办的第二十届(2023)蓝筹年会上,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钟正生从房地产、消费及中美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解析。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建议。他说,目前中国城市有 3 亿多新市民,只要坚决好这些新市民的住房问题,他们就能够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能;同时他还建议要适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减轻家庭偿债负担,以更多释放消费空间,带动经济发展。
 
以下为钟正生演讲内容节选:
 
当前中国经济以恢复性为主要特征。所谓恢复,可以理解为前期积压需求的滞后释放。今年一季度中国 GDP(增速)是 4.5%,三产加速增长,消费显著恢复,对 GDP 带动作用非常突出。
 
为什么是三产或者说是服务业加速增长,三方面因素驱动:一是接触性,聚集型服务业补偿性增长;二是交通运输业的增长;三是数字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Chat GPT 掀起了投资热潮,AI 应用空间打开。
 
2023 年以来经济主要表现为,消费与民间投资两大内生动力不强,房地产投资持续收缩,拖累了总需求,表现比较亮眼的是餐饮消费,制造业投资比较稳健,基建投资依然景气。
 
工业经济需要在不利因素中寻求支撑,3 月温和回升主要受到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的拉动 , 房地产保交楼和基建投资提前施工,对这两个行业拉动显著。
 
进入 4 月,工业原材料减产显现,工业增加值环比处于历史低位,仅好于 2022 年同期;工业生产在下降,4 月底开始掉头。
 
为什么工业增长遇到不利因素,主要是工业产销率和产能利用率在低位,3 月工业产销率创下历史新低。为什么产能过剩,十四五提出保持制造业稳定的政策基调下,2021 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一直维持高景气,但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呈现生产热、投资冷,或者说供给稳和需求冷的状况。
 
1-3 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1.9 个百分到 -6.2%,其中高端制造业生产和投资均显著下滑,外围环境对中国中长期产业升级和科技突围的不利影响值得警惕。从目前工业出口交货值持续负增长、按出口加权平均的新出口定单指数同比仅仅温和回升等因素判断,全球制造业缺乏景气共振情况下,外需增长持续性依然堪忧。
 
去年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长 8% 左右,我们估算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支持拉动 4 到 5 个百分点,即一半以上是靠政策扶持,尤其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支持,拉动效果非常好。
 
制造业投资八成以上是民间投资,非常关键的是民营企业家信心恢复提升,要用实际行动改善预期,提振民间投资信心。民营企业家信心恢复的程度,很大程度决定了制造业投资恢复的高度。
 
中游制造业表现非常稳健,尤其装备制造业成为工业增加值的中流砥柱,汽车制造和电器制造两年平均增长可谓一骑绝尘。
 
出口拉动力量从欧美转移到一带一路国家。1-4 月同比增长 10.6%,一带一路国家达到 8.2 个百分点。对美出口低迷,存在 " 中美脱钩 " 影响,但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主观上不希望看到中美脱钩。
 
1-4 月东盟和韩国对中国出口下降,中国对东盟出口回落,主要是在全球制造业放缓情况下,东南亚的进口需求不稳定,2-3 月份中国对东盟出口高增长,可能与此前积压定单释放有关。
 
从宏观角度看,两个要关注:一个是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能否维持在高水平,欧美经济放缓什么时候兑现。
 
二要关注消费,从国家统计局来数据来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未见起色,通讯器材、汽车等大件消费仍然疲软。疫情三年像梦幻一场,经济学界讨论有所谓的疤痕效应。截至 2022 年三季度,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大概 16% 用来换本付息,偿债负担比大部分发达经济体要高,家庭资产负债表受到冲击,提升居民消费仍然任重道远。
 
一直讨论居民超额储蓄,2022 年居民存款比历史均值高很多,我们测算是 6.8 万亿元左右,一部分是居民购房延缓支出,大概 3 万亿元;一部分是金融资产再配置,比如去年银行理财产品赎回重新存入银行,而居民勒紧裤腰带的预防性储蓄,这一块是 2.3 万亿元左右。
 
但超额储蓄更多来自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居民,这些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本就更低。超额储蓄要更多转化为消费,需要中国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才能实质提升,消费可以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同步变量。
 
再看房地产,我们判断房地产投资修复有待夯实。当前房地产投资修复能力以保交楼为主要特征。国家统计局 5 月数据没有出来,从 4 月来看,房屋竣工面积增速不断攀升,但房企新开工意愿不强。
 
4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与去年同期水平相当,房地产销售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去年万亿元延缓购房支出的超额储蓄,好像没有这么快释放出来。
 
为什么房企新开工意愿不强,有两方面因素,一个是去年以来二手房销售占比显著提升;一个是今年一季度以来商品房待售面积攀升,房地产库存仍然在积累。
 
最近大家关注房地产会不会有一些增量政策出来。什么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主要是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不少学者建议设立住房专项保障基金,政府在市场上买房再卖或者租给新市民,提升房地产市场增量需求,提升新市民消费倾向,
 
新市民就是 3 亿农民工,他们消费水平赶不上城市,也赶不上农村,对未来收入和就业的预期不高,简单形象地说是 " 两头不搭 "。如果把这个群体的住房租房问题解决,他们可能是消费倾向提升最快的群体。
 
以现在房地产发展态势,我们预测全年房地产投资仍然较难转正。房地产在中国 GDP 中的占比在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如果房地产投资负增长,对中国经济还是个拖累。当然,今年因为保交楼,会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房地产对 GDP 中的固定资本形成会有更多贡献。
 
目前经济还是复苏为主,4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来看,主要强调增强内生动力,包括如何提振消费、有效带动民间投资、促进预期改善是非常关键的。目前出台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意见,预期今年民营经济将面临更加友好的环境。
 
中国经济规模何时超美,高盛 2011 年预测是 2026 年超过美国,去年预测是 2035 年;按照 OECD 的预测是 2030 年,
 
具体什么时点,取决于几个因素:,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是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去年我国人口生育率跌破 1.1,全球倒数。我们知道,要维持人口规模平稳,总和生育率需要在 2.05 左右。低生育率怎么扭转非常关键,是否可以考虑将买房和生育挂钩,更强地挂钩。
 
站在当前时点,完成全年 5% 左右的增速目标没有问题。我们在 " 等风来 ",当前经济增长环比动能较快走弱,,预计宏观政策加码时点可能提前,而且不排除一些根本性改革的措施推出来。
 
如果这样的话,市场信心、社会预期都会有很大提升,中国经济修复之路会走得更加平稳。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