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视角 > 原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详情

原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4-18 16:58:2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支撑,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大背景下,必须着力破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痛点堵点难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的内生性、稳定性和自主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意义重大
 
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的经济体,无一例外会拥有一个庞大且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体系的现代化,不仅体现为产业发展本身的质量及其对经济发展的物质支撑,而且体现为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协同配套、融合联动,以及产业体系对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的支撑。我们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
 
这是解决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我们推动经济发展,既要重视实现量的增长,又要注重解决质的问题。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面临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必须从过去主要看经济增长有多快,转变为主要看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多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们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先进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生产组织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通过比较充分的就业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等为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这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必然选择。从一定意义上看,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源于其组织大规模分工协作的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当前,全球价值链加快调整和重构,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日益激烈,哪个国家具备更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哪个国家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能更好地集聚和整合全球优势资源要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利于我们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培育和挖掘内需市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增强国内市场的容量、能力和需求,同时更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这是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有效手段。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外源性挑战和内源性挑战叠加出现,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国家安全问题日趋复杂。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粮食、能源、资源供应,提高科技水平,同时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把握基本特征与实践要求
 
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这既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践要求。可以说,自主可控是前提,安全可靠是根本,竞争力强是关键。
 
自主可控,是指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掌握在本国企业手中,或者,虽然由国外提供,但分散到不同区域、国家和企业,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导致某个渠道无法继续供应,能够实现迅速由其他渠道代替。当前,大国博弈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既要提升通过国内循环实现国民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能力,又要提升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主动布局能力和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合控制能力。
 
安全可靠,是指产业链供应链在关系国计民生、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等重点产业领域充分布局,实现保障有力,能够在国家安全面临挑战时确保国民经济安全稳定运行。在这方面,既要考量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尤其是在重点产业领域要有合理规模的布局,又要考量产业体系的先进性,主要是看各产业门类内部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先进程度,特别是重点产业领域要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或服务。
 
竞争力强,是指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能够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具有较强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竞争力强是产业能够为国家积累财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这些都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必须不断优化产品、服务供给的质量和结构,提升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位置和国际竞争力。在这方面,既要看市场占有率,产品或服务占有全球市场的份额越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又要看附加值率,新创造出来的价值占总体价值的比重越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越强。
 
紧抓痛点精准施策
 
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相比,我国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整体水平不高,产业发展总体上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与产能不足并存,不同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协同发展不够,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尚未形成发展合力。对此,必须锚定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要求,找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
 
一是重视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世界上几乎所有经济大国均是制造业强国。制造业作为技术进步的基础载体,能够不断改造农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从而带动改进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组织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同时有利于使技术进步取代要素投入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必须抓住制造业这个“牛鼻子”,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二是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大力支持处于世界科技前沿、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基础研究,加快推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加强新技术产品的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竞争环境,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组织各层面优势创新资源,就一些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进行集中突破,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三是大力推动协同发展。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进一步完善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优化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制造业协调发展;发挥大企业组织协调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四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开放平台作用,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集聚和利用优势资源,在国际化发展中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作者:原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