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视角 > 许宪春:当前经济运行的若干特点 详情

许宪春:当前经济运行的若干特点

2023-02-02 16:41:44
利用统计指标、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概括当前经济运行的若干特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生产角度、需求角度、收入角度、消费角度。
 
生产角度
 
第一,经济增速低。2022年前三季度GDP的增速分别为4.8%、0.4%、3.9%。2020年一季度是1992年中国建立季度GDP核算以来的最低点,为负增长6.9%,2022年二季度是第二个低点。2022年年度GDP增速将仅高于2020年的2.2%,三季度GDP增速相比二季度明显回升,但仍然明显低于正常增长水平,经济增长的压力还是比较大。
 
第二,第二产业表现相对较好。以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对GDP增速起到带动作用,尤其在三季度第二产业增速明显回升,增加值为3.9%,成为经济增速回升的主要动力。其中表现比较好的是建筑业,对第二产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工业在三季度增长4.6%,也是明显回升的,而且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约占70%,带动了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明显回升。
 
第三,房地产业、线下接触型服务业表现低迷,导致以各类服务业或商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较低,对经济增速形成明显的下拉作用。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特别是二季度增速比较低,负增长0.4%,对GDP的增速形成了明显下拉作用。
 
第四,分行业看,房地产业、线下接触型服务业表现低迷,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较低的主要原因。特别房地产业,一至三季度的增加值始终保持负增长,三季度增速为负4.2%,在所有行业中增加值是最低的。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接触型服务业受需求不足、生产经营不确定性等影响,整体增速偏低,均低于第三产业的整体增速。
 
需求角度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正在恢复,但是拉动作用仍然明显低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前三季度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1.3%,其中三季度是52.4%。目前,消费需求正在恢复中。但2010—2019年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59%左右,所以现在还是明显偏低于前十年的水平。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长3.5%,实际增长1.5%,比2019年同期低了4.8和4.2个百分点。
 
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前三季度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6.7%,其中三季度的贡献率是20.2%,明显低于2010—2019年40%左右的贡献率。在投资中制造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受到关注,其中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1%,1—11月份增长9.3%,虽有所回落,但依然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起到主要的拉动作用。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前三季度同比增长8.6%,1—11月份增长8.9%,增速在上升。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1—11月份下降9%,降幅进一步扩大。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控股投资增速持续提高,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两者的增速差呈扩大的趋势。前三季度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10.6%,1—11月份增长10.2%,保持较快增长。民间投资在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1—10月份增长1.1%,增速逐渐回落,两者的增速差上半年是5.7%,1—11月份是9.2%,增速差有扩大的趋势。
 
从进出口比率看,前三季度进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2%,其中三季度是27.4%,和前十年相比贡献率并不低。
 
从三大经济主体来看收入,即居民、企业、政府的收入。居民收入增速有所回升。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5.3%,实际增长5.2%。比2019年同期回落3.5%和2.9%,对消费产生了负面影响。另外,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名义增速与中位数的名义增速差了0.2%,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在逐步改善。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在持续回落,1—10月份下降了3%。2022年7月份以来,受企业成本水平较高、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工业企业的利润结构分化有所改善,上半年受原油价格上涨、煤炭价格同比上涨较多的因素影响,上游的原材料行业增速较快,中下游相关行业成本压力较大,上下游企业的利润分化问题突出。
 
消费角度
 
前三季度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分别上涨1.1%、2.3%和2.6%,涨幅逐级扩大。10月份CPI涨幅回落到2.1%,11月份进一步回落到1.6%。
 
工业生产领域价格同比涨幅持续回落。前三季度,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涨5.9%,分别为8.7%、6.8%、2.5%,10月份和11月份同比下降1.3%。下降的因素大概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第二是保供稳价的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第三是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第四是受国内新冠疫情持续扰动、房地产低迷等因素影响,导致需求不振。
 
从2021年开始PPI与CPI“剪刀差”持续扩大,10月份达到高位,随后开始回落。2022年前三季度,CPI涨幅持续回升,PPI涨幅持续回落。9月份CPI同比涨幅继续回升,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10月份CPI涨幅回落,PPI由正转负;11月份CPI涨幅继续回落,PPI涨幅与10月份持平。
 
作者:许宪春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党组成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