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平:加快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11-04 11:20:19
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战略目标下,须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坚强的能源支撑。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作出重要论述
能源粗放发展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我国生态环境赤字很大程度是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大、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造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生产生活用能条件显著改善,但也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能源供给制约较多、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特别是煤炭大规模开发造成大面积采空区、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导致地下水、耕地资源破坏,同时煤炭消费是SO2、NOX、PM2.5、有害重金属等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能源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矛盾普遍较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时强调,“煤炭能源发展要转化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样既不会超出资源、能源、环境的极限,又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适应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把我们的地球家园呵护好。”
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中国高度重视能源低碳发展,积极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全方位加强能源合作,维护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不仅将应对气候变化视为应尽的国际义务,更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随着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生态文明建设迈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双碳”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源低碳发展是关键”,重点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定调整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将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取得卓越成就,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调整,能源利用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持续提升,在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加强了重点地区和城市煤炭消费减量工作部署,煤炭消费增长得到有力控制,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持续下降,由2012年的68.5%下降至2019年的57.7%。与此同时,天然气和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带动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快速提升。2019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比2012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通过积极推进电能替代和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开展光伏扶贫等行动,全面解决了无电地区人口用电问题,全社会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能源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社会。
在节能和提高能效方面,通过加快产业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跨越式进步。2013—2019年,我国以年均2.7%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7%的经济增长,2019年单位GDP能耗比2012年降低24.6%,累计节约能源12.7亿吨标准煤。重点用能领域能效水平持续提高,工业领域2012—2017年间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23.2%,建筑领域绿色节能建筑全面推广,交通领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完善,高速铁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设施网络,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一半以上。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减污降碳作出了重要贡献。2019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8.1%,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近千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7亿吨。仅2019年非化石能源发电对应贡献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就超过20亿吨。在电力行业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系统,2019年电力行业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比2012年分别下降约88%、90%、89%。
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关键,要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一是将能源结构优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建设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和“双碳”目标要求,需要把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作为长期战略任务。重点是推动非化石能源持续快速增长,高标准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型风电、水电、光伏电站,稳妥推进核电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源。努力拓宽绿色电力应用,提高风电、光伏发电本地消纳能力。到203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25%左右的目标。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加快推动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建设智能电网,推动储能技术成本下降和推广应用,鼓励用户开展需求侧管理,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积极控制石油消费增长,推进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终端替代,努力实现石油消费尽早达峰。
二是持续推进能源安全高效发展。节能在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节能的潜力更多来自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是不断健全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等对节能低碳和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和升级。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部门节能增效,不断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协调好能源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的关系,发挥好煤炭的托底保障作用,大力推动煤炭开采绿色智能化发展,保障煤炭长期稳定供应;增强油气战略及应急储备能力,完善油气管网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及应急处置预案;强化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控。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改革,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与沿线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务实合作,提升开放条件下我国能源安全水平。
三是全面统筹推进能源低碳转型。能源低碳转型关系到不同地区、不同能源品种和环节,需要系统统筹推进。重点是根据各地区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和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科学设定能源低碳发展目标,推进区域间合理分工优化发展。增强系统思维,兼顾各品种、各区域、近远期目标,推动创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深入推进能源体系与数字化深入融合,加快电气化和智能化发展,推动电网、油气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鼓励能源基础设施跨界融合发展。统筹能源供应链条,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能源输送体系建设,健全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立健全促进风光水储综合能源发展的机制和模式,提升系统源网荷储协调性。深化能源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统筹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完善输配电价体系,建立健全促进风光水储综合能源发展的机制和模式。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管理模式与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相衔接。
(作者:熊小平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