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广:走活中国经济“大棋局”
学习时报 / 2020-12-03 13:29:31
作者:王小广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和作用极为重大。
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战略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思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无论在制定和实施中长期规划中,还是在加强短期宏观经济管理中,都延续了“增长—结构”这个发展框架,而对经济循环问题重视不够,面对新发展阶段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亟须建立“增长—结构—循环”的新发展框架。经济循环问题不仅是重要的宏观管理问题,也是重要的长期发展问题,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这两方面都要求必须打通阻碍国民经济循环的各种“堵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形成灵敏有效的正负反馈回路,从而显著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新发展格局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关键抓手,明确了新发展阶段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思路,对制定“十四五”规划更加具有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构建新发展格局使新发展阶段宏观调控有了重要抓手。“十四五”落实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核心的新战略思路,必须两手抓,一手抓中长期规划的实施,另一手则是抓宏观调控,保持经济高效顺畅运行。搞好新发展阶段宏观调控,必须以新发展战略为指引,在宏观调控目标、思路和手段等方面进一步创新,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要尽快将“循环管理”纳入宏观调控框架,建立“增长—结构—循环”新宏观调控框架。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与环境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宏观调控指标、思路等,不仅要作适应地调整,而且更要作战略性调整,所谓战略性调整就是围绕着新的战略目标、新的战略思路和任务等与时俱进。新的宏观调控框架即是:既重视总量平衡管理,又重视通过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还要把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效率与质量同步增进,行稳致远。
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重大的战略转变,其内涵相当丰富,问题针对性和目标针对性都很强。至少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综合全面地把握其内涵。
必须始终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经济发展方式与动能的转换,不仅表现为经济发展动力必须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且就内外部经济关系来讲,必须从依靠国际大循环发展模式发挥比较优势转向主要依靠挖掘超大规模内需的潜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内外需关系以及内外循环关系必然出现此消彼长的规律性变化,即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已明显减弱,而巨大的内需潜力将借助国内大循环的高效畅通而加快释放,为以创新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明确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来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经济循环不畅,面临许多体制机制的堵点,国内国际循环的连接和延展的外部循环部分也面临不少干扰和困难,必须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以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宏观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率,这也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关键点。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强调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就是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拆除和清理影响国内大循环畅通的各种堵点,达到“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目的。
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继续做好全面扩大开放这篇大文章,使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目的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管外部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扩大开放不动摇,因为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继续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扩大我国的发展空间和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而且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我国形成新发展格局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保障国内国际双循环有序安全。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国际经济新动力遭受强大冲击,世界已进入动荡变革期,对我国外部发展产生巨大的风险挑战,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另一方面,我们决心以扩大开放应对“逆全球化”的干扰及化解超级大国分裂全球体系图谋,但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
重点梳理影响国民经济高效循环的“重要堵点”,在“畅通”上下足功夫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重点梳理影响国民经济高效循环的“重要堵点”,采取有力措施,在“畅通”上下足功夫,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且高效运转,走活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大棋局”。
当前影响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堵点主要有:房地产长期泡沫化发展,既是“收入+财富分配—消费”循环不畅的重要堵点,也是导致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不畅的重要原因;利率双轨制是导致金融“空转”、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导致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不畅的主要“堵点”;在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堵点”,即“金融结构性梗阻”;“僵尸企业”的长期存在,是阻碍生产—消费循环的重要“堵点”;服务业准入限制过多,是导致生产—消费循环不畅的另一个重要“堵点”;税制结构不合理导致国民经济多个子循环“梗阻”;从国内循环与国际大循环关系看,我国重要产业多采取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模式,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且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导致不少核心技术受限于人、产业升级受到严重阻碍等问题,即构成了产业链梗阻。
解决这些堵点,关键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同时,要确定新的宏观调控指标,增加反映“循环”畅通性与效率的统计指标,改革与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框架,保证短期经济高效运行。特别是要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丰富宏观经济数据库、创新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特别是增加反映经济循环数据的统计和监控,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监测和分析能力。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