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视角 > 李迅雷:2020下半年全球经济环境与投资逻辑 详情

李迅雷:2020下半年全球经济环境与投资逻辑

首席经济学家 / 2020-07-28 23:22:54

深度分析疫情错位下的投资逻辑

 
 
三、疫情错位下的投资逻辑
 
1.投资的逻辑因时而变
 
第三部分跟大家来交流一下,从疫情爆发到现在为止,中国的疫情控制非常好,全球疫情还在蔓延,这样一种疫情错位下投资的逻辑是什么?我觉得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阶段的投资逻辑,投资逻辑应该因时而变。
 
我大概归纳过三个阶段,即中国经济与我们的投资相关的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短缺经济时代。从1980年开始算起的话,从1980年到1990年代,这个基本上属于短缺经济时代。此时的表现是什么呢?就是钱少、资产少,整体来讲,经济百废待兴,要引进外资,要创造更多的资产,我们大搞建设,搞基建、搞投资。在这个年代,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没有钱的。所以温州人首先是把自己当作人力资本,到处打工赚钱,不仅在国内打工,还跑到欧洲去打工。我曾写过两篇文章:《跟着温州人赚钱》《温州人的“一带一路”》,文章主旨即论述温州人基本上沿着两条线进行赚钱的。温州人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就投资一些加工业,赚到钱后又去投一些服务行业,继而投资房地产、投金融,这个逻辑是非常鲜明的。但是第一阶段的话,在短缺经济时代主要是表现为通货膨胀。
 
2000年以后就变成资金少、好资产多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大家的收入都不高,起点差不多,所以我在2006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我们钱少,但是好资产多。比如说像2000年的时候,我们的四大行实际上已经是资不抵债了,坏账率太高,属于技术性的破产,为此设立了四大管理公司把那些不良资产剥离,为什么后来这四大管理公司都赚了那么多的钱呢?因为经济在增长,那些原先的不良资产变成了好资产,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即我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作为投资来讲就应该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因为那时候钱少,整个MR只有30多万亿,现在MR是200多万亿,所以在这个时候的话,你只要肯加杠杆,那就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此后,随着货币的超发,其实已经进入到一个货币泛滥、好资产少的时代。我们称之为资产化的时代,即优质资产化的时代。我在2008年又写了一篇文章:《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你不需要加杠杆了,因为钱足够多了,关键在于有没有好的资产、能不能买到好的资产。综上所述,中国经济、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用这三个阶段来概括。
 
2.大类资产配置:增量资产将流向权益、基金、债券
 
从大类资产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配置的是金融资产,因为房地产配置比例是最高的。我们红色的部分是住房。住房是中国居民比例最高的资产,今年新房的销量,我想肯定是要回落的。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房住不炒”,最近对于深圳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非常具体、非常严厉,也是非常到位的。所以,大的投资方向,其实还是要把增量的资产向权益资产、基金、债券,向部分的理财产品配置。
 
(1)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纸币泛滥的时代;纸币超发下黄金价格大幅上涨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关于全球经济下行,全球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可能还会面临新危机爆发的风险,包括局部战争的风险。在这种风险之下,配置黄金是有它的逻辑,因为它可以作为一个避险工具。同时,它不仅是避险工具,还是一个投资工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过去50年当中,美元的含金量缩水了97%。为什么说是过去50年?因为1971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美元跟黄金脱钩,从此以后美元超发,所以过去50年美元超发导致了美元的含金量缩水了97%,其他新兴市场的货币对美元贬值的幅度也都在90%以上,在黄金面前几乎是一文不值。
 
这是一个逻辑。最近这段时间以来,黄金价格也在持续上涨。实际上从1971年到现在,CPI的涨幅其实并不高,黄金的涨幅是超过股票的,股票的涨幅超过房地产。当然解释一下,这张图是美国黄金涨了34倍,美国的股市涨了31倍,房地产的价格上涨12倍,普通商品的价格上涨了5.3倍,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只有1.5倍,所以居民还是远远跑输了通胀。由此,我们尽量地不要去持有现金。目前又面临新一轮的纸币超发,在此阶段,这样配置应该是没有错的。
 
(2)大宗商品:机会有但不大
 
第二类资产,即大宗商品,我觉得有机会,但是机会不大。个别的机会应该有,比如铁矿石、粗钢等等,最近好像价格又有所上涨,但是我发现用M1-M0来反映企业经营的活跃度,这个指标是领先于大宗商品的,M1-M0的话,整体是一个下行的趋势。当然,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有所反弹,但大的趋势还是下行,因为经济在下行,所以我觉得大宗商品机会并不大。
 
(3)房地产进入后周期
 
至于房地产,我前面也讲到了,这张图是我在《华尔街日报》看到的,中国房地产总的市值是65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欧盟+日本,美国+欧盟+日本是60万亿,中国是65万亿,这跟我们GDP的体量并不相称,跟我们国家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相比的话也是不相称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有一个估值偏高的嫌疑。
 
当然,房地产的结构性机会还是有的,就像我反复强调股市有结构性机会一样。整体来讲,人口的流向在发生变化,我觉得未来房地产投资的逻辑就是应该跟着人口流、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来走。如果这四大“流”整体往某个城市集中的话,那么这个城市的房地产还是会有相对多的机会。具体细分来看,实际上我只看好三条线:第一条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二条是长三角的杭州湾的湾区,第三条是长江经济带,它贯穿于东线的长线上面。其他地方虽然有亮点,但是没有足够亮。从人口角度来讲,京津冀的人口是净流出的,长三角里面除了浙江去年人口净增加85万以外,江苏人口只增加了2.5万,安徽增加了4.5万,说明从整个省份来讲,只有杭州湾湾区是可以的。浙江增加的85万人里面,杭州与宁波两个城市的占比达到90%以上。整个广东其实也是分化的。广东肯定是中国GDP第一的省份,广东的GDP跟韩国、俄罗斯的GDP差不多,但其GDP主要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带产生的,主要流入的人口就是三大城市,即广州、深圳、佛山。这三大城市的人口是在大幅流入,其他地方的人口基本上是流出的。整个广东的粤西、粤北、粤南都很落后,同珠三角的差距是很大的,所以我想我们要抓住这条线。长江经济带就是贯穿东西,这里面看好的东部这一段有前面讲到的杭州、宁波、上海,还有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等发达的城市,往中部地区的话就是以长沙、武汉为代表的,往西部地区就是以成都和重庆为代表的,人口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在分化的时代,人口在分化,区域也在分化,对房地产应该是有一个指导的作用。
 
(4)债券很难走熊,利率震荡下行
 
在债券方面,我觉得利率债还是可以配置,利率债的牛市还会延续,主要的逻辑是因为利率还在下行,利率的下行趋势不会改变。
 
(5)人民币: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国际货币
 
对人民币而言,长期以来,尤其是2015年以后,都处在一个比较明显的贬值趋势当中。由于美元的超发,最近美元指数也持续走弱,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应当有所提升。大家也在担心人民币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卢布或者是下一个卢比,但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这三个曾经发生过货币大幅度贬值的新兴经济体来比的话,一个明显的不同,即我们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我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是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我们的问题在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比较低。我认为,今后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有望加快,这也是我想提的一个建议:将来的资产配置,要看重人民币资产。
 
3.A股市场:结构性牛市在延续
 
最后谈一下A股。我认为,这一轮所谓的牛市是结构性牛市,而且结构性牛市还会持续下去。今年以来,美国股市从技术性熊市变成技术性牛市,这样一种反转主要是疫情所导致的货币超发,导致的美国联邦政府对于经济的过度刺激,来带动了资金进入到这里,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资金推动型的资产。
 
A股市场也有类似的情况,增量资金持续进入到我们的A股市场,所以这两张图其实都反映了新成立的偏股型的基金份额在这几个月内均明显上升,海外资金、北上资金,它累积的流入量也在明显地上升,这两大资金都是以机构资金为主,为我们的股市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就整个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来讲,并没有处在一个历史上偏低的位置,但是基本上是处在中位数的水平。其中,一些行业增长比较迅猛,像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通讯、计算机等,都处在一个历史偏高的位置,这也说明了投资者对这些行业乐观的预期。传统产业大部分处在一个历史偏低的位置,比如说像金融地产、钢铁、有色化工等等,还处在一个历史偏低的位置。这说明我们的A股市场也反映出了经济的分化,中国经济在发生新旧动能的转换,新的动能比重在逐步上升,传统产业比重在逐步下降。作为资产配置来讲,传统产业要选头部企业、选龙头,新兴行业看科技含量。从上半年基金半年报的披露,实际上也体现了这一点,市值前四百大的股票要占到了公募基金配置比的90%以上。
 
我们再来看一下美国的案例,美国从1990年到2017年,将近30年的时间里面,大市值股票的市值占比从10%不到,到现在的70%以上,这里面所谓的大市值是指500亿美元以上市值的,黄色线部分是讲到了市值的占比,市值的占比要占到了70%以上;蓝线的部分是讲个股的占比,个股的占比在20%左右。美国的昨天就是中国的今天,在中国,这种大势的股票占比也会继续上升。其次,真正有科技含量的公司股票市值的占比也是明显上升的,基金经理更喜欢配置这些有科技含量的新的产业。
 
总体而言,在疫情背景之下,我们对于股票市场的配置思路,第一个要遵循产业趋势,就是产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比如说新兴产业,比如说居民的消费升级。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健康养老的需求在上升。对于像线上的那些教育、医疗设备、云计算、住宅经济等等,我觉得将来可能会有更好的前景。没有疫情之前,其实已经体现出来了,疫情只是加速了大家对这类资产的配置。
 
第二个方面,要关注政策。因为我们现在的政策,比如像新基建,像对5G的投入,对5G基站大量的投入,人工智能的投入,云计算上面的投入,物联网,对于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等,政策要稳定内需、刺激内需,这个也不是短期的,也是有它的长期性。
 
第三个方面,就是结构的分化。中国经济步入到一个存量经济主导的时代,存量经济跟增量经济根本的不同在于,增量经济的特点是鸡犬升天,所以在2017年之前,你看小市值股票、绩差股的表现很好,因为这个时候是散户时代,大家不大关注基本面。现在步入到存量经济时代,此消彼涨是它的特征了。所以选择错误要扣分,过去你选错了不会扣分,因为在增量经济时代的话是一个做大蛋糕的过程,而存量经济时代是如何切分蛋糕的过程,所以在投资上面还是要抓大放小,因为头部企业会强者恒强。这是我想讲的一个主要思路,这个是讲的好的方面。
 
同时,我觉得还是要关注风险,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整个境外对于中国的指责,对中国采取的不正当举措,包括边境问题、南海问题、香港问题。我们一定要考虑到中国的外部因素没有得到根本的好转,同时全球经济还在走弱当中,疫情还没有结束,也不排除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些系统性的风险,比如说像信用危机等等,所以这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
 
第二,是监管政策。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我们是经济不行,希望股市好,通过股市刺激来拉动经济增长,这种想法是比较低级的。我觉得,目前的监管更加严厉,新的证券法之后对于违规事件的处置力度明显加大,同时政策调控越来越趋向于精准化,调控的频率明显提高。在经济下行、各类泡沫滋生的情况下,我们的政策是趋向于管控的加强。我们可以回顾人类历史,从过去二三十年到现在,其实都是一样的。当一个国家经济的问题比较多的时候就需要管控了,当一个国家经济出现繁荣的时候,那么就更加市场化了,就更加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在经济问题多的时候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目前来讲,我们政策的侧重点在于:资金不要空转,资金要进入到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对于实体经济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推进,通过并购重组来解决。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吃透政策,一定要规避风险。
 
四、问答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您觉得从2008年到现在,或者说我们现在这个时间点,最像历史上的哪个阶段?
 
李迅雷:我觉得我们的这个阶段跟2015年是有点类似。当然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跟2015年有点类似,是因为2015年降准降息的幅度也是比较大的。2015年资本市场有过一轮比较震撼的行情,当然到后来出现了一个比较大幅度的回落,至少在前半段是有点像。同样在2015年,我们鼓励比较多的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等,有点类似的地方,但不完全一样。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因为刚才李老师也重点讲到了资产方的问题,我自己最近做了一个研究是叫安全资产方,安全资产其实就是典型的像美国国债、德国国债,还有2008年之前的NBS,其实都是。我们注意到在梳理数据的过程当中,本世纪以来,在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行的同时,权益类资产的风险溢价却在不断上行,无风险收益下降对应的其实就是安全资产方的问题,这背后的一个原因跟您第一部分讲到的主题一样,就是全球失衡。简单来说,是全球经济的多极化与金融体系的单极化之间的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在现有的单极金融体系下是比较难解决的,而且这也是压抑过去20多年来利率不断下行的一个重要解释。我们反过来来理解,利率下行可以被作为或者看作是安全资产短缺的一个结果。现在我们都知道,包括美国在内,全球的名义利率基本上触及到了零下限。我的问题就是,未来美国实施负利率的概率有多大?如果美国实施负利率,会有什么影响?
 
李迅雷:凡事皆可能。你前面也讲到了我们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其实背景就是整个经济的下行。经济下行,所以不断地降息。这一轮跟以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以往所谓的互联网泡沫破灭、次贷危机,在它的危机之前、破灭之前,利率水平都是比较高的。但这一轮的话,疫情所导致的流动性危机已经使利率水平处在历史一个非常低的位置了。日本跟欧盟做了负利率,美国联保基金利率也是目标到0.25,我想如果经济再进一步恶化的话,也不排除负利率的可能性。当然,这里面有一个两难问题:如果是负利率的话,美元作为一个全球主要货币的地位就会下降,甚至会出现挤兑现象,美国的国债会出现抛售现象。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怎么来应对?这也是我们全球都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在短期来讲,我觉得可能性比较小,毕竟我们现在还没有走到这一步。
 
主持人:欧洲也实施了负利率。欧洲实施负利率好像对欧元的影响也没有那么明显,您觉得是不是美元也会有这种可能呢?是不是我们太关注、太看重了美国实施负利率,包括美联储自己可能也没有底气,我们实施负利率是不是跟别人一样?这中间是不是有区别?
 
李迅雷:这个因为没有经历过,没有经历过的东西,我们在推论方面可能也有一定难度,因为毕竟美元的交易作为一个储备货币大概要占到全球60%左右,这么高的比例,你如果说之前负利率的话,对于我们全球的资产配置,对于投资人的行为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我觉得这个沙盘推演的话是需要好好推演一下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说人民币作为一个国际货币,它能够崛起的话,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毕竟现在人民币的利率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中国国债的收益率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总体而言,如果全球经济进一步恶化的话,那就完全进入到一个彼岸的时代了。在彼岸的时代的话,你即便是负利率也没有关系了。但是如果说在这个彼岸的时代里面,中国还能够一枝独秀的话,那么可能给中国的机会会更多一点。我们讲了那么多年的人民币国际化,是不是有可能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能够大规模地推进下去。
 
主持人:我们直播间里也有听众问到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其实李老师在讲资产配置的时候,还专门提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而且刚才老师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讲到了,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货币之间的比价,除了看中国国内怎么做,还要看美国、欧洲这些国家怎么做。货币币值的变化,除了与我们所说的增长、利差、通胀之类明显相关之外,亦是一个综合国力的体现,所以经济上,其实还是要强调国家信用。
 
直播间的听众有一些问题。有一位听众问道:昨天的会议,会不会成为730政治局会议的一个前奏、一个定调?
 
李迅雷:昨天是不是讲的企业?
 
主持人:对,企业家的,习主席的。
 
李迅雷:座谈会上,非常强调的其实就是中国经济要转型,要发展科技,包括中资与外资,国有大型企业、个体工商户,都是市场主体,在疫情之下要发扬爱国精神,共同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我觉得这个态度还是比较明确的。参加这次会议的,我注意到没有金融行业,也没有房地产行业,就是这两个行业都没有,说明还是比较注重实体经济,金融要支持实体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我想“房住不炒”,这个还是在强调的。
 
主持人:我们非常多的听众问到了中美的问题、全球化的问题,问到外部环境对国内的影响,刚才李老师也谈到了全球化的问题。我简单地追问李老师,因为我们都知道国际政治的一些问题,您刚才谈到全球化的问题,觉得未来还会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短期会受阻。全球化肯定是符合共同利益最大化,这是均衡的,但现在老大跟老二之间的博弈往往会陷入“囚徒困境”,大家都自私自利,站在这个出发点,最后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很差的,而且历史上这种均衡会经常出现。您觉得中美进入到“囚徒困境”时,这一最差均衡结果的概率大概有多大?
 
李迅雷:这个不好回答,因为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研究学者,我们更多的是研究相对确定性的东西,把研究建立在一些假设的基础上,这些假设也有矛盾的可能性。首先,我觉得中美之间在目前来讲是处在一个比较差的阶段,这确实有它的诸多原因。我们还是不要过多地去关注当下的情况、当下的事件。未来各种事件可能都会发生,我们不能因为某个事件就认为这个事件是一个拐点,是一个转折性的,代表了下一步会更加恶化。其实很多时候它都是有一个突发的事件,然后接下来又有些相应的对策,有相应的博弈。我们现在对于最坏的打算可能就是战争了。我觉得这个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因为从二战到现在为止已经75年时间没有发生过全球性的战争,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核武器在过去75年当中得到了一个非常大的发展,核战争的代价与成本是没有一个经济大国能够承受的。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讲可能也是一种灭顶之灾。所以为什么在过去75年当中能够维持一个长期的和平,这与核武器是相关的。核武器形成了对战争的一种制衡。另外来讲,国与国之间有合作有竞争,这是必然的。我们现在更多的是看到竞争的一面,但竞争如果进一步恶化的话,会导致一些更差的事情发生,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我相信大国之间最终还是会回归到理智与理性的。虽然近期来看,有恶化的迹象,有很多问题的出现,也引发大家诸多担忧,但我们把历史拉长来看的话,历史上也有过很多类似事件的发生,但最终这些事件都没有酿成一个大的历史性的事件或者引发人类的灾难。对当下的这些事件,我们不要给予其过大的权重。把历史拉长了来讲,我们更要看重历史上的案例。当下事件对于人类的影响、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应该不会很大。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因为我看到直播间很多朋友问黄金的问题,大家都比较关心,其实李老师已经花了很长时间讲黄金。最后,李老师您能否帮我们再总结一下未来的趋势,以及它背后的逻辑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李迅雷:我是从2016年就推荐黄金了,当然推荐确实有点早。在2016年,我就写过两篇文章,换美元还是买黄金,我当初的结论就是买黄金比换美元要好。这个逻辑很简单:因为货币超发,在货币超发的情况下,钱越来越不值钱了。我前面讲到,过去50年美元对黄金贬值了97%,即美元的含金量缩水了97%;其次,新兴市场货币,如卢布、卢比等等,又大幅缩水90%以上。在黄金面前,那些新兴市场的货币根本就不算钱了,这是一个根本原因。很多人把黄金价格跟通胀联系在一起,认为物价CPI上涨了,黄金才会涨。或者跟利率在一起,利率往下走了,黄金才会涨;利率一旦往上走,黄金就应该是往下走了。这些都是一些短期的影响。长期来看,根本原因还是货币的严重超发,这是它的投资属性。此外,它还有避险属性。经济下行,如果发生金融危机或者大家对战争的担忧等等,这都会引发黄金价格的上涨。在当下或者今后10年,全球经济面临一种下行压力,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黄金无论是作为一个避险工具,还是作为一个投资工具,都将是一个比较好的配置手段。我认为,黄金价格的涨幅要超出大家的预期。
 
主持人:在李老师讲黄金的时候,其实我在直播间里放了一张图,这张图源自最近比较出名的LiLu老师的一本书。这张图把黄金、美元,还有美国主要的一些像股票、长期国债、短期国债等在过去200年的走势给刻画出来了,这张图能够为李老师对黄金的观点做一个注脚。以美元为例,在过去的200年中,从1元钱降到了今天的5分钱,而且主要是从1971年以来它的贬值区间,这个贬值区间是经过CPI来调整的。再来看2008年—2020年这两次大的放水,均可以支撑李老师对于黄金的一些看法。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